(任熊《屈原执扇图 》)
姓氏的起源姓熊的名人,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一说:姬、姜、姚、嬴、姒、妘、妫、妊),都带有“女”字。所以,“姓”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即源于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
“氏”是姓的支系姓熊的名人,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同一个姓,可能有若干个氏,但这些氏都共一个父性始祖。通常情况下,同氏的两个人比同姓的两个人,血缘关系应该更近一些。
秦时各方面都大一统,姓和氏逐渐合而为一姓熊的名人。到汉代,姓与氏已经没有区分了。现代人所讲的“姓”,更是模糊,或为姓,或为氏,或者根本就分不清楚。历史进程中,有赐姓、改姓、易姓等复杂情况,所以即便同姓,实际也不一定存在血缘关系。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楚之先祖。芈,楚王族的通姓,凡楚王族的后裔(如屈原、子兰等),皆以芈为姓。
熊,是楚王的氏。在其当了楚王以后,以熊为氏。楚王在以熊为氏时,仍然以芈为姓。屈原与楚王一样,都是芈姓。
楚国的王族都姓芈,但历代楚国王族因为后裔封地不同,形成荆楚十八姓,其中最强大的就是熊氏和屈、景、昭三氏。楚国专门设置了三闾大夫这个官职,来管理屈、景、昭三氏事务。
荆楚十八姓伍氏、屈氏、项氏、蓝氏、麻氏、钟氏、左氏、靳氏、景氏、鄂氏、卓氏、能氏、庄氏、慎(真)氏、敖氏、荆氏、红氏、上官氏,后衍生单姓一百四十三个,衍生复姓一百一十二个。这些出自芈姓姓氏,都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
现在比较一下屈原与楚怀王熊槐的姓氏: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后裔;熊槐,芈姓,熊氏,名槐,楚武王熊通之子熊赀后裔。屈瑕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氏,称屈氏。熊通则为楚文王,历楚王堵敖、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王郏敖、楚灵王、楚平王、楚昭王、楚惠王、楚简王、楚声王、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至楚怀王熊槐。
同是芈姓,楚怀王的熊氏与屈原的屈氏,其尊卑一目了然。屈原虽为楚国贵族,显然也是相对的。
一、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国君是芈(音Mǐ)姓熊氏,其祖先最早生活在河南新郑(祝融之墟)。
《通志 氏族略》中记载:楚国熊氏:芈姓,始居於丹阳,今江陵枝江是也。后迁干郢,今江陵县北有旧郢城,本国号荆,迁郢始改楚。又迁子鄀,今襄阳宜城西南有鄀亭山。后迁於寿春,今之寿春府也。楚之先出颛帝高阳氏,曰重黎,为帝喾火正,使伐共工氏,不克事,帝诛之,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王负刍五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灭之为楚郡。凡四十五世。其后以国为氏。鲁有楚邱,又有林楚,是楚邱者。必林楚之后,以名为氏者。又赵襄子之家臣有楚隆者。又古有贤者楚老。宋有骁卫上将军楚公辅。望出江陵。祥符登科有楚咸。
二、姓氏区别:
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它最早是氏族图腾标志,有了文字后,才形诸文字。
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
三、简介:
楚国君主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共47位。楚国最后一代国君为义帝,即楚怀王熊心。
熊侣——楚庄王。
熊槐——楚怀王。
熊心——楚义帝。
熊赐履——明末清初理学名家。
熊廷弼——明末辽东名将。
熊希龄——原中华民国总理。
熊十力——现代学者。
熊克武——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熊秉坤——武昌起义第一枪。
熊庆来——著名数学家。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
熊德明——向温家宝反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农民。
熊倪——中国大陆著名跳水运动员。
熊建平——著名物理学家、现任职于MSKCC。
熊黛林——中国大陆名模。
熊龙——马来西亚籍的华裔CART车手。
熊旅扬——台湾著名资深媒体工作者。
熊耀华——笔名“古龙”知名武侠小说家。
熊静——笔名“小妮子”小说家。
熊欣欣——香港艺人。
熊雪妮(雪妮)——香港粤语电影演员。
熊天平——台湾歌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