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李季兰的《八至》诗李季兰?
原诗全文是李季兰:
至近至远东西李季兰,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诗读完细思之后,真有令人醍醐灌顶之效。24个字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最近的和最远的就是东与西,最深的和最浅的就是清溪。最高和最明亮的是太阳和月亮,最亲近也最生疏的就是夫妻。
●她轻松的把难以度量或是难以比较的或抽象或具象的事物,用24个字表现了出来,她将它们放在了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充满了哲理。
●前三句是自然界中万象的事物,用词简洁,高度凝练,令人深省,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着意要表达的。
●诗人说最亲近的人就是夫妻,无论身与心都是密不可分的,但这种最亲近却也是相对的,一旦彼此反目,生出嫌隙,甚至劳燕分飞,那夫妻便成为世界上最疏远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千年之前的古人竟然将人生深不可测的哲理,总结的如此透彻,李季兰这个小女子实在令人佩服。
大家好,我是长生。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古诗词作为瑰宝般的存在,我们平时大多都是听到那种气势磅礴,爱国爱家,反正就是说正事儿那种。
。。然而古人,特别是诗人,ta不仅仅有时候感慨一下人生什么的,ta还特别的闲。
比如说杨万里杨大叔。。。
冻蝇
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
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
。。不难理解,首先呢杨大叔没啥干趴在窗台上,然后看到一只小苍蝇飞过来了,小苍蝇拍着小手啊,边拍边跟着太阳走。。。于是苍蝇走了还写了首诗。。。你说他闲不闲。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我不是说什么,看看以前的妹子搭讪,再看看现在的。。。我能说什么
上面是一条分割线。。。。。。好吧,最近大家都很喜欢陈独秀先生,那我不得不拿一篇他的文章出来了。。。。。
陈独秀《乳赋》:乳者,奶也。妇人胸前之物,其数为二,左右称之。发与豆蔻,成于二八。白昼伏蜇,夜展光华。曰咪咪,曰波波,曰双峰,曰花房。从来美人必争地,自古英雄温柔乡。其色若何?深冬冰雪。其质若何?初夏新棉。其味若何?三春桃李。其态若何?秋波滟滟。动时如兢兢玉兔,静时如慵慵白鸽。高颠颠,肉颤颤,粉嫩嫩,水灵灵。夺男人魂魄,发女子骚情。俯我憔悴首,探你双玉峰,一如船入港,犹如老还乡。除却一身寒风冷雨,投入万丈温暖海洋。深含,浅荡,沉醉,飞翔。
额,自己去体会,我不想说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点个关注是没啥的。
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四个人各有特色,各有风采。
李冶,号称美艳女冠,中唐女诗人,女道士。五六岁时出口成诗,李冶生性风流,工格律,善弹琴,和当时的诗坛名士来往密切,简直就是当时的一朵社交名花。李冶擅长五言诗,大多是一些应酬制作,她的诗是唐代女诗人中最好的。刘长卿称她为“女中诗豪”。不过,李冶最后的结局并不好,晚年被召入宫中,因诗文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
薛涛,是唐代女诗人留下趣闻轶事最多的,也是留下遗迹最多的,被称为“风流女校书”。曾用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薛涛长得很美艳,又生性敏慧,八岁能诗,通晓音律,多才多艺。十六岁入乐籍,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被称之为“女校书”。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薛涛的诗,以清丽见长,其行书,很有王羲之的神韵。后来,薛涛脱乐籍,但终身未嫁,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余生,也算是比较平稳的一个了。
鱼玄机,四人中结局最惨的一个,为人风流,还跟人争风吃醋,写下“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诗句。鱼玄机一生放荡,其实只不过是男人的玩物。后来,因嫉妒,杀死女婢绿翘,被捕入狱,27岁被处死。
刘采春,中唐江南女艺人,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是当时的通俗流行歌手。她为列唐代四大女诗人的行列其实有点牵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