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很多人都看过台湾电影《艋舺》,虽然有一定的戏剧性,但确实具有台湾黑帮一部分的真实写照一清专案。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许海清,绰号艋哥,被称作台湾的“末代黑帮教父”,也是上世纪整个台湾黑帮历史的缩影一清专案。
此人5岁时以捡垃圾为生,父母早逝,跟随外婆长大,后来外婆去世,他就靠拉地板车卖水果为生,那时在台北市万华区的河沟头,是众多果贩的聚集地,人来人往,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不到20岁的许海清,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义气,很快在此结交了一大批“道上的朋友”,年纪轻轻的就很会办事儿,同时也在年轻人中极具话语权,总而言之,谁家出了事儿,不管是经济纠纷,还是江湖恩怨,都会找他去帮忙调节,而且大部分都还能解决,久而久之,许海清声名鹊起,慢慢被推举成为当地年轻黑帮的带头大哥一清专案。
手底下有了人,许海清就开始涉足商业,他最开始凭借自己的办事儿效率,帮当地一些权贵办成了很多见不得光的“私事儿”,因此慢慢积累起了政商两界的人脉,从此以后便开办赌场,酒店,银楼,就连杂货店也有几家,生意越做越大,腰包厚实的许海清很有眼光,开始广招各路豪杰,早期手下最多时曾达上百人,后来他把这数百人分成三批,一批“赌场队”,一批“打架队”,还有一批“喝酒队”。
赌场队专门负责看管赌场,处理场内的大小事务,打架队则是遇到有人闹事,就会用武力将对方摆平,属于职业打手。
这喝酒队呢,就特别有意思,一般遇到困难了,比如说台湾警察组织严查,许海清就会让喝酒队出动,暗地里找人把当地的警察安排在一起,请他们吃喝玩乐,这批喝酒队就是专门负责喝酒,属于应付政商关系的一批手下。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许海清已经具备了企业化管理黑帮的思路,但他辉煌的年纪是在上世纪初,大约是1930年前后开始活跃,后来通过常年累月的积累,许海清很快成为了整个台湾赫赫有名的江湖大佬,手下马仔最多时曾达到过数千人,遍布台湾省各地。
虽然风光一生,但许海清有个最大的毛病:嗜赌成性。
他曾经最多时一天数掉几百万,甚至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当天就会卖掉一套房子换取现金继续赌,也因此到了晚年,许海清几乎将一辈子打下的家底挥霍干净,后来只能靠着子女接济着过活,据可靠消息称,有碍于家族黑道背景,他的四个女儿,没有一个嫁出去,而且到了90岁高龄,许海清不赌博,又迷上了六合彩,常常把身上的钱全部用来买彩票,据说他最后统计下来全部用作买彩票的钱就高达上千万。
许海清死后,台湾各界人士前往吊唁,跟随人员甚至将马路堵的水泄不通,据说人数多达两万余人,其中更不乏政界大佬与商界巨擘,由此可见,台湾的黑帮主要向政商两界渗透,并且拥有大量的政商资源,最疯狂的时期,甚至能参与到台湾省的“选举”之中,影响“选举结果”,其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
欢迎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文化趣闻,谢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