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传入我国的时间根据惠安县文献馆明代历史大事记的记载金学曾: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万历七年(1579)自正月至六月无雨金学曾,饥荒,八月减傜役差派。同年,甘薯始引进境内沿海,山区,广为种植。

甘薯引自于东南亚,原产地各有说法金学曾。味甘,本地也称为番薯或地瓜。产量高,大惠安人原有的生活主食,因此惠安甘薯县的封号受之无愧。直到如今,许多本地人还喜欢甘薯,烧烤后特有的风味。提取的地瓜粉更是海产品及肉类喜庆宴席上不可缺少的添補食材。甘薯至今还是这儿的主要农作物。

红薯是备受中国老百姓青睐的食物,被称为人们必吃的粗粮之一。宋朝的餐桌上,应该是没有红薯,所有自然就不会有烤红薯。我们要知道,红薯(英文: sweet potato),原本是产源于美洲。欧洲出现第一批红薯,就是1942年由哥伦布带回,之后经过葡萄牙人传到非洲,由太平洋群岛也传进了亚洲。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红薯在中国出现,还是由于当时福建商人陈振龙带来的。陈振龙出生在福州府长乐县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之中,年轻时候考过秀才中过功名。然而,在科举考试中他都是屡考屡败,“仕途壅塞”。正好,在福建东南亚一带就盛行经商风潮,所谓“中产子弟,什五游食在外”。所以,陈振龙也就放弃了科举考试的考功名,转而京山,一直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就是福建和菲律宾之间。当时,他就在菲律宾那里发现普遍盛产红薯,于是就向当地人请教红薯的种植技术,然后从海上回到四千里水路的家乡福建,在漫山遍野上种植红薯,红薯就这样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也普及开来了。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在清朝政府大量推广种植红薯,以避免饥荒。由于红薯的口感很好,也成为人们必吃的食物之一。所以,红薯的传播历史来看,宋朝时候应该是没有红薯出现。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那么,当时宋朝百姓的餐桌上没有红薯,当时人们靠什么粗粮为生呢?宋朝时候,老百姓吃的杂粮就是山药(薯蓣)、芹菜、莴苣。

很多人质疑康雍乾不是盛世,如果按人均生活水平来说确实不算,乾隆时期有洋人来访,地方上给洋人运送了大量的牲畜,结果很多由于在船舱里死掉的,就直接被扔到了近海。很多看热闹的百姓看到牲畜这样扔海里就游过去捡,洋人看了都很惊讶,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清朝是非常富有的。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不过如果按照人口增长来看的话,康雍乾时期确实增长迅速,也从侧面说明了经济方面至少是粮食方面确实是增长了。在清军建立政权后,人口总数大约在7000万人,到了康熙三十年人口增长到1亿。到乾隆三十年人口增至2亿,再到道光三十年人口达到了4.3亿。康熙三十年是公元1691年,乾隆三十年是公元1765年,这不到八十年里人口增长一倍,从1亿达2亿,想想就觉得恐怖。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别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这么快增长过,就算放眼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人口之所以增长这么快,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引进番薯。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据《清裨类钞·植物类》记载: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康熙时,圣祖命于中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食,自此广布蕃滋,直隶、江苏、山东等省亦皆种之。这是记载的康熙时期引进了番薯,等到了雍正时期,番薯已经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在南方一些省份更是非常普遍,已成为南方地区穷人们的主要口粮。

金学曾: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在雍正三年福建巡抚黄国财的奏折中说:

查泉州府属之惠安、同安、金门沿海处所,去冬番薯歉收,今春又值米贵,近海穷民不无艰苦。番薯歉收和米贵就影响到了穷苦人民,可见番薯已经成为了下层百姓日常食物。只要出现水灾旱荒的年份,番薯更会作为救灾食物频繁出现在给皇帝的奏报中。

番薯相比于大米等作物,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对气候和雨水要求也不高,所以对清朝人口大幅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番薯还起到抑制粮食价格的上涨,无论是水灾旱荒都会出现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况,而番薯的引入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价格的攀升。另外番薯也有效降低了战争的爆发,毕竟百姓有饭吃他就不闹事。

但是,番薯不可能带给清朝经济的改变,只能是对人口增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说康乾既不是什么盛世,番薯也改变不了清朝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