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阅读的最伤感的诗词是苏轼的下面一首词杨开慧怎么死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杨开慧怎么死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杨开慧怎么死的,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思念亡妻王弗所作,1075年,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浓的情思与凄美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句句浓情,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这首词融入了苏轼的全部内心情感,现实中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只有托付梦中,把梦幻般的想象作为对亡妻情感的无奈表达!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杨开慧写的文字,毛主席和岸英,岸青他们没有看到
毛主席一门忠烈,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先后失去了自己的发妻,儿子,两位弟弟等在内的6位亲人,毛主席曾这样说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982年,在维修杨开慧家老宅时,意外的在砖墙缝里发现了7篇文字书信。1990年再次修缮时,从她卧室外的檐头下又发现一封。这些文字都是她在和毛泽东别后的日子里写就,再用蜡纸包好,分藏在老屋里。文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充满无尽的思念和忧伤,令人无不动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杨开慧的书信手迹。
杨开慧手迹《偶感》
天阴起溯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