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环节上陕甘总督,老十四其实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尽管选择年羹尧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但除了年羹尧,十四阿哥也实在找不到第二个选择!
不过在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需要简单了解这样一个问题:不管是小说连续剧,还是真实的历史,康熙58年,清朝的边疆曾经遭遇过一次重大战争,而关于这场战争的前后过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陕甘总督?
康熙58年陕甘总督,来自西北的蒙古准葛尔叛乱势力开始渗透西藏,这个蒙古部落的分支甚至一度派遣军队推翻了西藏的地方政权,西北至西南一带,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有沦为准葛尔王国版图的态势。
面对此不利情形,远在北京的康熙皇帝也迅速做出了部署,6000全副武装的官兵开赴西藏,准备驱逐准葛尔王朝在此的势力。千万不要小看这6000官兵,先不说他们皆来自于清朝陆军的精锐,以清朝时期的交通运输情况,能够派遣一支数千人的部队长期进入西藏,所涉及的军费和补给开销是相当惊人的。要知道,即便是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个入藏步兵团的补给,其总耗费甚至要超过一个满编的步兵师。
而康熙派遣6000官兵进入西藏,所涉及的耗费甚至让西南诸省苦不堪言。但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国土完整,即便是天文数字般的损耗,康熙皇帝也必须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不曾想,接下来的战局却让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险些付之东流,入藏的清军中了蒙古军队的埋伏,6000官兵全军覆没!
当然,到了艺术创作的连续剧中,清军的总兵力被改成了六万,战场也被从西南调整到西北。但不管怎么修改,康熙58年的这一年,清朝也的确遭遇到了这场重大的军事危机。
而康熙皇帝也随即作出了部署,再次派遣两万官兵平定叛乱。为了能够稳住军心,并彰显清朝的国威,康熙皇帝决定派遣一位皇子担任主帅出征,为了鼓舞士气并进行嘉奖,康熙皇帝罕见的给出了这样一个方案——担任主帅者,将册封为西北大将军王!
尽管这不是真正的王爵,但康熙皇帝采取封王的态度,也基本等同于开出了一个王爵的赏赐,而这一时期,康熙皇帝的身体也逐步恶化,有关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也进入到了倒计时状态。又给兵权,又要封王,康熙皇帝的这个举动,直接让所有皇子都意识到了那个问题:谁能够成为西北大将军王,谁或许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而在这场争夺当中,由于大阿哥、太子和十三阿哥已经全部遭到禁锢,有能力担任西北大将军王的只有四王爷雍正、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经过一场暗流涌动的争夺,十四阿哥站到了上风,自己在兵部任职多年,自身精通兵略,而在西北大将军王的争夺战中,有着重要一票的四王爷雍正,意外的放弃了自己竞争,将选票投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十四阿哥,最终,胤禵成功入选,其得到了西北大将军王的封号,并率军两万(连续剧里被改成了十万大军)进入边疆平叛。
而作为回报,或许更是一场政治利益的交换,在有关接下来的人事任命上,已经掌握了大权的十四阿哥任命雍正的嫡系年羹尧担任甘陕总督,全力负责有关征讨大军的粮饷供应工作。
也就是说,战争需要十四阿哥和他手下等数万官兵来打,但平常的饮食供应和军费开支,则需要年羹尧来全权负责!
可问题是,十四阿哥与雍正明明是竞争对手,而年羹尧又是雍正的嫡系,十四阿哥为什么冒险选择任用对手的亲信?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有很多,而其中的一个答案在之前我们就已经提到过,在政治利益交换面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十四阿哥只能选择这么做。
尽管自己精通兵法,但在朝野的政治格局中,十四阿哥毕竟是孤家寡人,面对着遍布朝野的八爷党,倘若比拼投票和朝野官员的声音,老十四无论如何也对抗不了自己的八哥。所以他必须要设法来为自己争得盟友,既然八爷党的成员不会靠向自己,大阿哥党和太子党等派系也早已经垮台,那唯一能对自己进行支持的,也只有自己的亲哥哥雍正,为了投桃报李,以换取哥哥的支持,老十四也只能扔出这一颗甜枣,来求得与雍正的联合!
说的直白一点,倘若雍正想支持自己的弟弟,但弟弟在达到目的后就想把哥哥抛之一边,那雍正凭啥支持这个白眼狼?
1、尽管雍正关键时刻投了自己一票,但在八爷党虎视眈眈的情况下,雍正一旦松口,胤禵掌握西北大将军王的梦想将前功尽弃。他只能放出诱饵提拔雍正手下的官员,以此换取雍正长期的支持!
2、年羹尧早年担任过四川提督,对于西南西北诸省的情况颇为熟悉,任用他作为陕甘总督,从实际战局情况来说,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3、完成了西北大将军王的争夺,胤禵似乎有了与八阿哥并驾齐驱的态势,这势必会影响整个八爷党对老十四的防范。因此,控制着西北大军粮饷供应的陕甘总督的位置绝对不能让八爷党控制。一旦老八在此动动手脚,造成西北大军粮饷断绝,此前六万西北大军全军覆没的悲剧也会再次发生,更会让胤禵彻底丧失对皇位的争夺。
4、由于雍正长期辅佐太子,伴随着太子的垮台,和老十三的被软禁,雍正在表面上既失去了政治方向,也失去了军队上的支持。在明面上已经变成孤臣的背景下,朝野上下的众多政治势力已经忽略了雍正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而这样的错判,自然也让胤禵对雍正失去了防备!
5、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大部分政治力量误以为西北大将军王等同于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当雍正投票选举自己,而父亲康熙又给予默认的情况下,胤禵乐观的认为皇位已经非自己莫属。在自己的政治地位已经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他选拔任何一个非自己嫡系的官员,这个官员也极有可能会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因为这个官员也很有可能把十四阿哥当成了下一任皇帝。
而年羹尧恰恰就产生过这样的错判,远在外地的他,当得知自己被胤禵任命为陕甘总督后,年羹尧误以为八爷党或者十四阿哥已经开始崛起,并有可能会成为康熙的继承人。一直企图在政治上摇摆不定的他,迅速开始找机会向八爷党靠拢,进而遭到了雍正“洗脚”的处罚!
可以说,老十四在任命年羹尧的问题上,虽然较为冒险,但他却相当的乐观,因为他高估了自己的判断,更低估了雍正的威胁,最重要的是,他完全猜错了父亲康熙的政治意图!
如果你真的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在康熙即将病入膏肓之际,作为父亲的他会把自己选定的继承人送到几千里之外吗?
可笑的是,当康熙去世,雍正继承皇位,老十四接到圣旨让其放弃兵权并前往北京的时候。无法接受事实的他不断的在路上发泄,痛斥八爷党在此过程中竟然无所作为,因为他实在接受不了,原本默默无语的亲哥哥雍正怎么会突然成为皇帝?
旧皇帝康熙和新皇帝雍正,都被他大大的低估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