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褒义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字仲谋)的赞叹之语生子当如孙仲谋,出自《吴历》,在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发扬光大,现在借指晚辈有真才实学。

建安十八年(213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

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

命令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孙权回去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张小纸条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回军队回去了。隐约可见孙权豪爽幽默的性格,也可见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

  孙权,字仲谋,文韬武略,统治江东51年,幵创了吴国的黄金时代,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说法。

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兄转战各地,在父亲战死后,他常常给兄长孙策出谋划策,让孙策非常惊讶。孙策死后,孙权开始统治东吴。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打败了刘表,夺取了荆州,企图顺江而下一举灭吴。
  孙权采纳鲁肃的建议,与刘备结盟,派周瑜领兵三万,与曹操决战。决战中,周瑜和黄盖用火攻战术打败了曹军,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带对峙,各有胜负。孙权曾在濡须口一带,

乘大船侦察魏军阵容,魏军弓箭齐发,而他却镇定自若,见箭镞集中在船的一侧,下令掉转

船头,再以另一侧受箭,待船两侧均重后再安全驶回。
  

黄初二年(211年),为方便跟刘蜀作战,孙权改鄂城为武昌,作为政治中心。黄龙元年

(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从武昌迁回了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孙权迁回建业后,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发展生产:推行屯田,东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

屯两种,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役事;兴修水利,疏浚秦淮河水道,开通了 岗渎、运渎、东渠、潮沟;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瑾直领兵万人到夷州 (今台湾省),开始书写大陆与台湾岛交往的历史。
  之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 建立了联系。公元247年,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这些措 施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稳定和逐步改善。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
  他统治江东51年,开 创了吴国的黄金时代,称得上是“英人之杰”。

“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生的 儿子要像孙权那样有谋略,用来形容 求贤若渴的心情。这句话出自《三国 志•吴书•吴主权传》。东汉末年,孙权雄踞江南一隅抵 御曹操的进攻。孙权的军队谙习水 战,大胜曹军。孙权亲自叫阵,曹军将 士紧张起来。曹操说:“这必是孙权想试探我军的实力。”他让军士原地待 命。果然,孙权很快就返回了,返回时 击鼓奏乐。曹操看到孙权的战船旌旗 猎猎,军容整齐,感叹道:“生子当如孙 仲谋,刘景升儿豚犬耳。”这句话反映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