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简介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李贺简介,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大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李贺简介。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
其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
谢邀回答
唐代凡有名的诗人都有个绰号。诗鬼是李贺,诗豪是刘禹锡。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呢?下面简单地做一介绍。
一·诗鬼李贺
李贺(791~817),字长吉,河南昌谷人。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但一生怀才不遇,有志难抒。由于经常借神话寓今,有代表性作品中写鬼神,意境惊心动魄,后代评论家便给了他诗鬼的雅号。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李贺诗词全集(238首)。最有名的佳句有:‘男儿何不帶吴鈞,收复关山五十州’,‘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
二,诗豪刘禹錫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一生由于性格刚毅,抨击时弊,得罪权贵,多次被贬谪。但始终没有屈服,保持乐观向上豪气。他的诗被称做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故被称诗豪。下面举几例:
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性吾德韾。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书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牘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弄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栏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烏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烏衣巷上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快走踏清秋”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马诗-二十三-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生活于唐中期。家族属于李唐宗室的远支,家道中落。李贺少时聪颖好学,七岁能诗。很得韩愈,皇甫湜的赏识。十多岁已经名闻遐迩。但是,他却命运多舛,因故科举不第。郁郁不得志。以后,在山西昭仪节度使郗士美手下做幕僚。干了三年,由于,唐永贞革新失败,藩镇割据,郗士美削藩无功被免。李贺只好回家。不久病死,天妒英才,李贺死时,年仅27岁。一代诗鬼驾鹤西去。
不惜笔墨介绍了李贺的简要生平你,与该诗有什么联系?肯定有。说明李贺很有才华和抱负,说明他怀才不遇。说明他为什么对大漠,燕山,金络脑有了解。并写入诗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东起山海关,北接大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李贺当年在军中服务三年,肯定去过燕山军事要地,也肯定是深秋。清秋多指深秋,而且有凄凉落寞之感。李贺骑在马上看到燕山大漠的夜空,一弯冷月当空,茫茫大漠的沙海在凄冷如银的月光下,在白霜的覆盖下,如同雪海一般,燕山天空一轮如钩弯月更显得诗人心境孤独凄凉。这时,李贺满腹幽怨,抱负,怀才不遇,一股脑的迸发出来,写道,何时,能像马被主人重视,配上金子做的马辔啊?我什么时候得到重用,以施展自己的才学和抱负呢?哎,在这深秋中,快走吧。
(快走踏清秋)妙就妙在,李贺的双重含义。如果,真的能被重用,该多好啊,春风得意马蹄急。快马踏清秋,这时的清秋就是天高气爽的清秋。可是,李贺也只是感到这是梦,因此,他用一个(走)字,而不是(马)。这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上句,何当金络脑,而下句,快走,而不是快马。由此看出李贺的矛盾心里。这才是一个人幻想而有无奈的心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