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的刽子手蔡氏兄弟,有着男模的身材,俊朗的外表,二人帅也就罢了,关键正是因为二人在牢中对卢俊义好生照料,才为梁山好汉“劫狱”提供了时间和条件钟沛枝。因此一般认为,蔡氏兄弟能够明是非辨忠奸,可以撑的上是义士了,但在车逻辑看来,弟弟一枝花蔡庆至始至终都可以配得上忠义二字,而哥哥铁臂膊蔡福,一开始的人品却差弟弟很远…
说起狱卒这个职业,大家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满脸横肉,挺着大肚子,只知道殴打犯人,向犯人要好处之类的形象,这也难怪,狱卒说好听点是朝廷的小官,说不好听点他们只是衙门里的行刑工具,为此狱卒往往都是通过反面人物出现的。而蔡氏兄弟一出场就让人大开眼界,兄弟俩身上不仅没有传统狱卒的那种“痞气”,定睛一看二人还蛮帅的~哥哥蔡福长的是“堂堂仪表气凌云”,弟弟蔡庆也是“眉浓眼大性刚强”,就这样,二人出现在了被李固(吴用)陷害入狱的卢俊义面前。
那么蔡氏兄弟“作风”如何,是不是和传统狱卒一样喜欢殴打和克扣犯人,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画面,施公倒是间接为我们展示了一下哥哥蔡福的嘴脸。蔡福碰见了前来送饭的燕青,因为彼此认识,所以通融一下让他进去送个饭这没什么问题,但之后面对李固,蔡福的表现就有点呵呵了。李固献上五十两金条让蔡福去解决了卢俊义,蔡福知道李固和贾氏的丑事,先是一本正经的以“下民易虐,上苍难欺”的正能量驳斥李固,李固虽不是官府中人,但想必他也知道想“走后门”那必须舍得花钱,于是决定再加价五十两。结果蔡福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价五百两,李固为了自己的幸福当然愿意花钱,蔡福也承诺到让李固明早来扛尸。
可能有些读者要喷我了,说蔡福这么做其实是为了保险起见,一开始蔡福就决定要救卢俊义,考虑到上下打点需要不少的钱,所以蔡福才敢狮子大开口,并且这么做也能保证李固不去牢子里找其他人去暗害卢俊义,怎么说这也是明智之举。但在车逻辑看来,蔡福一开始就是想收钱结果卢俊义性命的!为何?继续往下看。
蔡福回到家里,柴进已等候多时,之后柴进说明来意,就是要救卢俊义,并留下千两黄金和一段霸气的话:
如是留得卢员外性命在世,佛眼相看,不忘大德;但有半米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讲道理如果蔡福一开始真有救卢俊义之意,那听完柴大官人这番话必定自信满满,拍手称快,但他的反应是什么呢?听罢,吓得一身冷汗,半晌答应不的。蔡福为什么害怕,有这么几个方面:
1、蔡福真的就是要准备去杀卢俊义,听到柴进的“恐吓”而受惊;
2、蔡福惧怕因自己的过失使得梁山来屠城。
蔡福思考良久,战战兢兢的回到牢里和弟弟蔡庆说了这个事情,蔡庆此时的回复展现出了超高的双商:
哥哥生平最会断决,量这些小事,有何难哉?常言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既然有一千两金子在此,我和你替他上下使用。梁中书、张孔目,都是好利之徒,接了贿赂,必然周全卢俊义性命。葫芦提配将出去,救得救不得,自有他梁山泊好汉,俺们干的事便了也。蔡庆这段话有三层核心点:
1、大哥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此等小事不用小弟说大哥也知道怎么做(捧蔡福,为其找回自信心);
2、卢俊义是好人,梁中书是小人,小人得志便猖狂,用钱就能搞定(出对策,分析形式);
3、咱们把自己能做的做好,之后就是梁山众人的事了(甩包袱,卢俊义死了不是我兄弟俩不仗义,是你梁山的人无能)。
蔡福听后顿时舒了一口气,之后兄弟俩就上下打点,又磨磨唧唧的应付李固,最终卢俊义刺配沙门岛,也为燕青等人争取了大把的时间。
总的来说车逻辑认为蔡福初出场形象极其猥琐,但是在后来,施公用精妙的笔墨成功将其洗白。梁山攻破大名府杀人城中后,柴进第一时间去找蔡氏兄弟让他们一起来营救卢员外,当蔡福看到梁山的将士们骑着战马挥舞着兵器进城后,蔡福说了这么一句话:
敢请大官人告诉宋头领,不可伤了城中良民。仅凭这一句话,蔡福正式被洗白,让他从一个猥琐的狱卒化身成了心系百姓的好男儿。但遗憾的是,杀红了眼的贼寇还哪管你是什么老幼病残,大名府一战全城官军死伤两万余人,老百姓死伤五千人!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蔡福的那句话,我想当时的大名府就是一座鬼城了。
之后蔡氏兄弟上了梁山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哥俩可以归属为卢俊义派系,虽说是刽子手,但这个职业对于梁山来说基本是个闲职,二人排名也很靠后。征方腊期间,哥哥蔡福战死,弟弟蔡庆存活,后不愿为官,回老家过逍遥日子去了。
在古代,刽子手这个职业也不是谁都能当的,相传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须长相丑陋并且凶恶,更可怕的是刽子手终生不能有子女。由于杀人无数,刽子手身上有着太多的业障,因此也不会有什么朋友。蔡氏兄弟长得到不是多么凶神恶煞,而蔡庆还喜欢戴花,如果犯人看到自己的行刑官是一位带着大红花的帅哥,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当一刀挥下去,血喷射出来,不知道是刀上的血更红,还是蔡庆头上的花更红~
文/车逻辑的逻辑
阿弥陀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