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栗象,雌虫体长 5。 7~6。 8毫米,长卵圆形,黑色密布镑褐色鳞片,前胸背板有3条白色纵 条斑,鞘翅中后部有一对黑斑,喙略弯曲短于体长,雌虫触角着 生喙基部1/5处。雄虫喙较短,仅为体长的2/3。幼虫体长7~9 毫米,体浅黄色,头部黑色,体弯曲多皱褶,疏生黄褐色短毛。
   蛹为裸蛹,初乳白色,后变深褐色,复眼黑色,腹末端两侧各具刺状突起。二斑栗象是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在云南省和河北省板栗产区发现的板栗害虫,幼虫蛀食栗实。据罗佑珍和侯清敏等报道,二斑栗象在云南省河北省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羽化成虫,6月中旬是羽化盛期,羽化期一直延续到10月上旬。
  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静伏4~6天后出土。在成虫羽化期遇雨,有利于羽化。成虫寿命平均43天。成虫图3-2二斑栗象雌虫 一般在夜间出土活动,有假死性,白天可短距离飞行,可取食嫩叶,并产卵于幼果内。幼虫孵化后蛀食 坚果,老熟后脱果人土越冬。入土深为3~22厘米,以7~8厘米 处最多。
  也有一部分老熟幼虫留在果内越冬。早期被害果易脱落。不同品种受害率有明显差异,在云南亮栗受害最重,其次是 勺把栗,毛栗、细栗受害最轻。防治方法栗斑腹鹀:(1)人工防治和农业防治,及时拾取落地虫苞, 集中烧掉,消灭其中的幼虫。晚秋或早春翻树盘,破坏幼虫越冬 的土室,消灭其中的幼虫。
  栽培抗虫品种。(2)药剂熏蒸,将刚 采回的栗苞放在塑料袋内,按每50千克栗苞加3克磷化铝(熏 蒸剂)计算,装好后扎紧袋口,熏蒸5~7天,即可杀死栗苞内 的幼虫。鳞化铝释放的气体对人、畜有剧毒。熏蒸工作必须在远 离人、畜的仓库内进行,切勿在居室内熏蒸。
  熏蒸结束后,打开 袋口放气2天后再带回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