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般康树龙。个性不鲜明,观点不突出。属于老好好,圆圆蛋式的人物,再说口才差了去了。听他的评论简直就是受折磨,太痛苦了!也不知道是谁推荐的此人!我喜欢学者型的如徐光裕、尹卓,讲起话题不浮不躁,侃侃道来。张绍忠的风格,如同夏日傍晚在树下侃大山的人,知道的事添油加醋,不知道的事随意发挥。房兵语速快效果差,常常让人无法完全清晰其主要观点。
对央视几位资深评论员康树龙,像我这样业余爱好者只有崇敬的份儿! 人家知道的我都是孤陋寡闻,我知道的那点皮毛人家是不值一谈。这几位评论员都喜欢,置于有些预期无论是那一位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可是还愿意跟随去猜测。我是从小学就喜欢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上班工作经常买杂志,现在退休啦也带着镜子玩儿手机。也是我们自己先进军事装备层出不穷原因,电视台军事栏目必看。
喜欢梁光烈部长的发言,震耳欲聋,让人热血沸腾,先列出他的几句名言:1康树龙、打台湾不如打日本,打日本应该连美国一起打,2、消灭一个航母编队还是不需要多少导弹的,3、我们有能力跨越台湾海峡也有能力跨越对马海峡。他在位时台湾当局乖的跟狗一样,我的老首长,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梁光烈上将。
伊卓康树龙、局座级别较高,掌握的内情应该更多一些,上节目也一定会有涉密方面的限制,其它如李莉,房斌,杜文龙等也一样。能上军事节目的和我国实际上的军情应该还是有差距的。作为一档节目能起到科普,爱国,娱乐的作用就可以了。
曹卫东是海军军事专家康树龙,对于海军的军事学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研究,其中包括海军裝备的前世今生及发展展望,关于溜军武器的使用及威力概冼,关于中美海军的现状对比,以及有关海战理论的探讨,听曹先生讲座很有享受感,他和尹将军都是我非常喜爱和非常敬重的军事评论家。.我是很喜欢曹卫东先生的。他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做央视评论员比较敢想敢说,语言组织能力也好,问题总能说明白,有些讲的很透彻。我们喜欢听他讲,也喜欢曹先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好像贵阳成为西南板块的铁路枢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知道,西南内陆的贵阳,既不沿边,也不沿江,更不沿海,能够成为路权城市复兴阶段的红利分享者,实属不易。
很早以前,估计很多人都听过贵州“地无三里平”的俗语,的确,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从省内各市州通向省会贵阳的道路,要么就是山高谷深,要么就是沟壑纵横,修一条高速公路或者铁路,成本都不低,修路架桥、钻山隧道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贵州呆的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当地人比较认可的一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
贵州很多地方的农村和城市,都是依山而建,被大山重重包围,也孕育了贵州人想要到山外面去看看去闯荡的那种拼搏创新精神,这一点和云南不同,云南不少人有“家乡宝”的情结,而我了解到的很多贵州学生,读大学都以“到省外去读”为荣。
可以说,贵阳近些年成为省内甚至西南板块的交通枢纽,和省内的交通布局是不无关系的,贵州首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然后高铁时代来临,从周边省会城市,比如成都、重庆、昆明、南宁、长沙、广州等,到达贵阳的高铁,也都拉动了整个贵州省相关沿线市州的线路建设,比如渝贵高铁拉动了遵义,成贵高铁拉动了毕节,沪昆高铁连接了六盘水、昆明,贵南高铁连接了南宁等。
毕竟,成为交通中心和枢纽,不止是要有铁路线路的建设,更重要的还是物资和客流的汇聚,这些铁路和高速公路,就像血管一样,源源不断的把资源和信息运送往省会城市贵阳,贵阳又刚好大致处在贵州省内各市州的几何中心区位,从贵阳到省内各个市州的距离都不远不近,所以,贵阳成为西南板块的铁路枢纽,也不足为奇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