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行业都是出大师最多的地方马保国到底有没有功夫。大师者,民间另一称呼就是骗子。
马大师段位低,忽悠的话说起来更加赤裸裸,只能偏偏脑残粉。马大师的水平就是相当于义和团,大话说多了自己也信了,真以为刀枪不入了,真敢上阵面对洋枪了,结果与义和团一个命运。
张大师段位高,知道混个院士护身,知道用爱国护身,知道把宣扬中医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你无法攻击他。可身体又很诚实,自己的胆囊还是要西医手术。这一无异于自己缴械投降的举动实在与宣称的中医万能相去甚远,于是只好不回应了。
中医大师们,你们好歹都挂着院士教授的头衔,就不能有点科学精神?为什么偏要把中医吹嘘成万能的包治百病的碾压西医的?有什么难言之隐吗?实事求是地说明中医有他合理独到的部分,但也混杂糟粕,你们的任务就是要挖掘与发展其合理有用的部分,去除骗人的糟粕部分。
承认一下中医也有短处会死吗?尤其是在自己胆囊也交给西医的情况下,我们只要你说句人话:中医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说了会死吗?
中国的武术是不是舞术,有没有实战作用!是不是只是有健身效果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古就起着保家卫国的作用,因中国民族众多、地域广、故武术门派多达400多个种类。可归类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
因古代没有“热兵器”,唯以拳法和刀剑棒棍等十八般兵器御敌。进入现代,新式“热兵器”出现,武术渐渐的退出保家卫国行列。
以李小龙永春拳始进入博击,逐渐磨砺、拼搏、最终在实战中取的骄人成绩。随着祖国的开放,搏击运动进入我国,才开辟了这项运动。
如今众多搏击爱好者登台,他(她)们背后都有着传统武术文化支撑,后结合博击实战经验总结,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华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更是值得挖掘提炼融入搏击之中,在此预言,相信用不了多久,搏击运动将以中华雄厚武术技法垫底,众多参赛之人逐步成熟,而最终定能全面胜出。
如何评价马保国大火是成功的炒作营销还是在亵渎传统文化
如果说“大火”的话,则是负面的“大火”,也烧得很旺。从马保国自身看,确也投过较有名气的师傅,做过较长时间的传统功夫的“练家子”,且自创“浑元太极门”(以示和他曾学过的“混元”相别),并设馆收徒授艺。
既然设馆收徒,以艺谋生,就得包装做广告搞宣传。为了做强做大,广收门徒,就得有“独门”有“绝活”,蒙上一层神秘感,戴上“术高莫用”的光环,虽不能门庭若市,从者如云,也至少不至于无人问津,断绝收入。所以“浑元”是自创,“五连鞭”是自创,“接、化、发”也是自创。有的倒也和传统的拳理相通,如“接、化、发”,“五连鞭”也符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经典之论。
无奈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招式都是花架子,花拳绣腿。马大师也好,还是其他的传统大师也好,碰到了绝对力量强于自身的“硬茬”,就相形见绌,高下立判,把传统功夫的美名搞得很尴尬很狼狈。不是传统功夫不行,而是“好花插在牛粪上”,才出现了这种局面。
马大师借“浑元太极”的包装炒作上位,赚名气收徒弟创收入,也有人欲借“打假”或“切磋”来上位出名。于是乎,各路武林豪杰,网络营销者,吃瓜群众,一路杀来,一拥而上,搞得马大师红了又红,火了又火,应接不暇,“好戏”连连,马大师“身在江湖不由己”啊!
马大师的包装炒作自有不当之处,可圈可点,但最终网络上沸沸扬扬,热炒不绝,许多人乐此不疲,也不正常吧?反映了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对于一个60多岁的长者,如此折腾,也太刻薄了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