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宪宗。朱祐樘的母亲纪氏是负责管理宫中藏书的宫女神奇八卦井,偶遇宪宗,得到临幸怀了身孕。

神奇八卦井: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代明君吗?

当时比宪宗大17岁的万贵妃恃宠而骄神奇八卦井,残害怀孕的后妃。纪氏历尽千难万险才生下孩子,并辗转交由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抚养,孩子才勉强逃过一劫。

神奇八卦井: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代明君吗?

朱祐樘5岁时神奇八卦井,宪宗才知道这个儿子的存在,纪氏因而被万贵妃派人勒死。十几年后的1487年,万贵妃死于肝病,随之宪宗也驾崩了。18岁的朱祐樘登基,他就是明孝宗。

朱祐樘是难得的明君神奇八卦井,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1、革除弊政,执法有度神奇八卦井。

朱祐樘目睹亲生母亲的惨死,又见万贵妃在宫中飞扬跋扈,残害后宫,还有那些得势的宦官们为非作歹,他不仅过早地成熟,也养成了嫉恶如仇的性格。

他的父亲宪宗时期重用宦官和奸佞之徒,朝纲混乱,孝宗接收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他一上台就着手革除弊政。

孝宗首先严惩了万贵妃的红人——宦官梁芳和礼部右侍郎李孜省等人。这些人作恶多端,还有不少奸佞小人充当他们的党羽。孝宗都一一查办。对厚颜无耻号称是万贵妃侄子的万安,也进行了罢免。之后,孝宗又开始肃清混入后宫和处廷的奸恶之人。他罢免了管“工资”的官员,清理出冒领俸禄的僧人、艺人等竟高达3000多人。

但是孝宗在清理朝政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方法,他只是罢官,并不大开杀戒。而对那些诲淫诲盗、恶行累累的个别人,他才处死。

由于孝宗在整治朝政的过程中,把握分寸,所以改革比较顺利。经过一系列的大变革,朝廷和后宫的风气都逐渐好转。

2、举贤任能。

宪宗即位之初,大量起用正直贤德之士。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就下诏命人把北京和南京的文武大员、地方守备等人的名单全部抄录下来,贴到文华殿,凡有变动,随时更改。他还多次强调,选拔官吏要以实际政绩为标准。因此,孝宗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忠心耿耿、精明能干的大臣。孝宗对他们非常器重,平时以“先生”称之。

3、勤政。

孝宗从即位之日起,就下令恢复了废止50多年的午朝制度,并坚持每天上朝听政,他执政十几年从未间断。一天晚上,他的寝宫失火,孝宗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起床后就感到精神不济。他不想去上朝,可又不愿违背自己定下的制度,就派心腹宦官去告知群臣,才稍感安心。

4、节俭。

孝宗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力求节俭,减少皇室的开支,也从不大兴土木,做劳民伤财之事。

他对皇室宗亲的行为也严厉约束,不准他们仗势欺人,危害百姓。对宦官更是严加管束,不准他们重蹈前朝宦官乱政的覆辙。所以孝宗时期皇室行为都比较收敛。社会矛盾趋于缓和,人民生活也日渐稳定。

5、体恤百姓疾苦。

孝宗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他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徭役和赋税。但是在兴修水利、预防灾害方面,政绩尤为突出。

他继位的第三年,开封黄河决口,民田被淹,孝宗命户部官员白昂率领五万人,去治理黄河,终于遏制了水患。几年后,又有江苏的苏松河河道淤泥堵塞,泛滥成灾,孝宗又命工部侍郎徐贯前往治理,历时3年才竣工。此后,苏松再无水患,成了著名的鱼米之乡。

有了这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孝宗统治时期,百姓安定,经济繁荣,史称“弘治中兴”。

6、遵行一夫一妻制。

也许是目睹了生母纪氏凄惨的经历,以及万贵妃祸害后宫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孝宗深感后宫嫔妃多有许多的危害,因此,他的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在这几千年封建历史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或许,人们见惯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而孝宗则如一股清流,让人看到了爱情的专一和美好,所以,专情又为孝宗加了不少的分值。

7、知错就改。

其实世间没有十全十美之人,孝宗也不是完人,不过他知错就改,作为一国之君,也是难能可贵的。他执政多年之后也有些懈怠,竟然游玩了很长时间,有官员劝解,他当时没有理会,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就再也不去随便游猎寻欢了。

后来他还以此为例,鼓励官员们大胆进谏,直言不讳。

孝宗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比如任用内阁大臣刘吉建造了许多的大型监狱,迫害不少正直的大臣;宠信宦官李广,迷信道教;纵容张皇后的兄弟张鹤麟鱼肉百姓等,他都能够及时醒悟过来,并立即悔改。这些对明朝的政权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可惜由于朱祐樘幼年饱受磨难,所以身体一直不好,在做了18年皇帝后,年仅36岁的孝宗朱祐樘就英年早逝,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明孝宗朱祐樘拥有中国历史上其他皇帝所没有的优秀品质,他处事有分寸,尊重人才。他勤政、节俭、爱民,即使做过一些错事,也能及时改正,也算瑕不掩瑜。因此说,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位明君,实在是实至名归。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