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涅狄格鬼屋事件、广东佛山新城文化中心“坊塔”建筑群:
你确定这不是俄罗斯方块手残版吗康涅狄格鬼屋事件?有艺术但是不实用!
二、沈阳方圆大厦康涅狄格鬼屋事件:
这是是一座古钱币造型的24层高写字楼建築康涅狄格鬼屋事件,但是单看其外观是不知道干嘛用的,与其说是铜钱,不如说是甜甜圈更贴近生活
三康涅狄格鬼屋事件、广西南宁迪拜七星酒店:
最真实的土豪金,土豪出现必备吗?!!感觉换种颜色会更好看!
四、无锡"波普"居民楼:
这个小区居民楼虽然在采光设计上做得很好,但是却不太受人们所喜爱,密集恐惧症者慎买
五、内蒙古鄂尔多斯图书馆:
个人感觉,这不是图书馆,这是发电站啊,烟筒那么明显,不过确实透着一股草原人民的质朴感。
六、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
天花板上密密麻麻的小孔,大量的点状设计容易引发乘客密集恐惧症,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慎看。
七、五粮液酒瓶楼:
五粮液大家都认识,很多人都喜欢喝,但是把酒瓶融入建筑楼设计却是显得略微奇怪了。
八、天子大酒店:
感觉这是最为奇葩的建筑楼了,现代与传统“福禄寿”的奇葩融合,虽然成为了“地标性建筑”,但是不得不说超难看!
九、西安新法门寺:
法门寺的佛骨新塔,实用性低,大量浪费空间和钱财。
十、新疆大剧院:
设计时的效果图看起来很不错,但是视觉效果强差人意,色彩误差大不说,连形状和周边配饰都搭配上就不太符合(具体看下图)
因为小编就在昌吉,所以大剧院可是天天都在看,以前设想是造雪莲样子,最后造完看起来成了洋葱样子,也是醉了。
首先呢,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在英文里,发达国家就是Developed Country,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已开发国家”,换句话说,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建设完毕了、城市化已经完成了,很少有中国这种大规模的大拆大建了。
不少美国人其实对中国的发展很不适应,在中国工作学习一阵,回美国一两个月再回中国,就发现城市可能不太一样了,多了条路,或者又新建了一个新建筑说明的,变化非常快——而美国,包括很多欧洲国家,几乎不会发生这种剧烈的变化,城市中很难见到脚手架。当然,欧美的施工也是慢悠悠的,没有中国这种拼了命在干活的节奏。youtube上不少视频,都是老外在惊叹中国的基建的。比如下面这篇,英国《每日邮报》:这才是高铁!1500名中国工人在短短9小时内为新火车站修建铁路。
这是2018年1月19日的傍晚,1500多名中国工人开始了一场“战役”:福建龙岩站的大改造,完成新老站房之间的线路转场大施工。这次施工时间异常紧张,从下午18:30 开始,不到九小时的时间里,工人们要完成道岔拆铺、拢口拨接、信号换装等所有作业。数十台施工机器同时运转,1500余名铁路人不眠不休,一场铁路站大改造最终奇迹般完成了!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政府和社会都不着急,什么时期慢慢来就好。所以几乎不会有强拆,谈不拢怎么办,那就耗着。耗上十年八年那还叫事儿么?!
美国为什么不愿意建设高铁,就是因为征地谈判太难了。所以不着急,国会慢慢讨论,开发商和业主也慢慢讨论,一天不行就两天,一年不行就两年,反正整个社会都不着急,现有的设施修修补补足够用了。
只有中国这种快节奏的、大拆大建的城市化过程,才会出现强拆。因为政府要GDP,要业绩,开发商耗不起,别说耗几年几个月,就是耗上几个星期,可能足以让开发商破产。
美国如何处理这种开发商和业主谈不拢的事件?首先,政府一般不参与商业行为,如果兴建的是商业用途的建筑,那么是开发商和业主谈判,政府不干涉,更不可能为开发商行为背书。当然了,这必须是在政府没有上级部门考核GDP压力下、人民对政府没有这种快速致富的要求情况下。不存在什么上级考核提拔干部看GDP,也不会有民众羡慕说,邻县、邻市、邻省GDP那么高了、经济那么发达了,我们县市政府领导再干什么吃的。—Developed Country,就是已经发展到头的意思,民众和政府都不怎么关注GDP增长率,政府完全没有压力,更不会大干快上地蛮干。
其次,美国的法律比较成熟。政府出资兴建的工程,光是各种听证会、征求各方意见可能就占了很长时间,耗个几年完全正常,基本上矛盾都解决在初始阶段了。
第三,法庭独立。如果开发商和业主有矛盾无法调和,那就上诉至法庭。包括民众和地方政府、联邦政府有纠纷,都可以上诉到法庭。美国所谓“民告官”案件那就不叫事,政府败诉也很常见。如果败诉怎么办,还是那句话,那就停下来呗,反正也不急。
强拆,那是不可能的,百害无一列,所以就是不干活也不能强拆,那会影响支持度的。不拆的话,新工程怎么办?不着急,民众对此没有强烈要求,大家坐下来慢慢讨论,反正四年之后指不定谁当市长呢——民众对此新工程有强烈需求怎么办?没事,换几任市长之后,他们就会慢慢习惯慢节奏并习以为常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