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此问题只需一个字“有”胡充华。但是题主与读者不会满意。那么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扼要的将北魏简况及胡太后为何杀子回答如下:

胡充华:北魏胡太后为什么要鸩杀她的独生子孝明帝元诩?

一胡充华、北魏

胡充华:北魏胡太后为什么要鸩杀她的独生子孝明帝元诩?

(1)北魏 北朝之一,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封建王朝胡充华。鲜卑族拓跋珪所建。(范文澜《中国通史》)

胡充华:北魏胡太后为什么要鸩杀她的独生子孝明帝元诩?

(2)北魏是鲜卑人建国,为防止皇权旁落,太后专权干政,有‘’子贵母亡‘’ 的故例。后宫生男,立为太子,即赐母自尽。

所以六宫粉黛,三千佳丽,为保一条小命,都暗自祈祷,但愿生公主,不愿生太子。

二、胡太后 孝明帝元诩

(1)胡太后,即胡充华。别称 : 宣武灵皇后。宣武帝恪宠妃。孝明帝元诩生母。死后谥号为灵。

胡充华容色殊丽、国色天香,素有奇志。竟言:不愿为贪生,贻误皇家冢嗣。

可见此女巧言令色、心机缜密,不同凡响,敢于孤注一掷,愿以命相搏,颇具赌徒心理。

及怀妊后,有人劝其堕胎不从,其不惧死亡,宁可子生身死,亦在所不辞。

已而分娩,竟生一男,取名为诩。

(2)孝明帝元诩

孝明帝元诩,北魏第九位皇帝(515~528年在位),宣武帝恪次子,胡太后是其生母。后被其母毒杀,时年十九岁。

延昌元年(512年),年仅三岁的元诩,被父亲宣武帝恪立为皇太子。

(3)宣武帝恪因胡妃貌美如花,行止乘巧,因爱生怜,此次立皇储,竟然改了旧制,不令胡妃自尽。

宣武帝恪在位16年,延昌四年(515年)春正月病逝,终年33岁。

待孝明帝元诩登基,胡妃也登上了太后宝座,这一生死赌局,胡太后真的赢了!

宣武帝恪死后,胡充华乘机挟恨报复,勒令高太后为尼,徙居瑤光寺。

因嗣主元诩年幼,胡太后临朝称制十三年。

(4)胡太后本性聪慧,喜读书、善属文,多才艺,内外政事,均亲自批答。因此在刚听政的一段时间,还颇有政绩。

然而她好游乐,崇佛事,又生性淫荡,耽于情欲,未几就暴露出貌美心毒、蛇蝎心肠的本性。(范文澜《中国通史》)载:五一五年,魏孝明帝继位。胡太后擅权,荒淫残虐,无恶不作。她相信佛法能减轻罪过,大兴寺塔 …在龙门山凿一百尺高的佛龛两个,魏孝明帝又凿一龛,前后凡二十四年,耗费八十万余工。…宗室权豪,也竞赛淫侈,穷极享乐。

胡太后信任奸佞,贪图享乐,穷奢极欲,胡作非为,荒淫无度,放荡不羁,秽乱朝廷。

由于孝明帝元诩渐渐长大成人,已经具备了亲政的能力,胡太后本应该还政于子,而她却反其道而行之,越来越担心自己不能独揽大权,因此凡是孝明帝所信任 、宠爱的大臣 她都以种种事由将他们除掉。竭力使孝明帝耳目壅蔽,不能了解外面的事情。如此二人相互猜疑 ,隔阂积怨越来越深,孝明帝亦深感处境危险。

(范文澜《中国通史》)载:五二八年魏孝明帝怨胡太后揽权,密令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权利 ,胡太后竟不惜进献毒酒将自己亲生儿子杀掉。

之后,又立临洮王元宝晖的长子元钊为帝,自居摄政。元钊当时仅三岁,胡太后之所以立他为帝是更进一步把持朝政 ,大权独揽。

然人算不如天算,尔朱荣乘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阳,攫取军政大权,继拥立孝庄帝,将胡太后、少主溺死于河阴,并杀宗室、大臣二千余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尔朱荣立长乐王元子攸为魏帝(魏孝庄帝),举兵攻洛阳,杀胡太后,召魏百官二千余人齐集淘渚,尔朱荣责百官骄侈成俗,贪虐酿乱,下令全部杀死。

此后,尔朱荣控制朝政,魏国内乱不止,胡太后死后不到十年,北魏灭亡!

三、所谓‘’子贵母亡‘’的故例,无法避免太后干政。确切的说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从拓跋珪建魏,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竟然出现了两次太后干政的事例(一是冯太后;二是胡太后,两人临朝称制共38年)。

结束语:胡太后是宣武帝恪因人改制的受益者,与‘’子贵母亡‘’擦肩而过。

一生热衷权利的胡充华从一个宠妃,赌上了自己身家性命,最终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至垂帘听政,其才华横溢,处理政事 ,指挥若定,游刃有余,亦不能不说此人绝顶聪明,手腕绝对高明。

然其骄奢淫逸,毫无母德、蛇蝎心肠的本性难移,后来竟发展到以母害子,有乖伦纪,激起天怨人怒。

其实都是权利惹的祸,母子之间竟发展到冷酷无情,六亲不认的地步,为争权夺利 ,一个引狼入室,一个大恶灭亲!其结果,胡太后不仅赌输了北魏的江山,她自己更像满盘皆输的赌徒,被权臣尔朱荣投入黄河的滚滚浊流之中,惨遭溺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