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昔有琉璃瓦,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作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亦被文人雅士所称颂。
黄鹤楼昔有琉璃瓦,巍峨耸立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唐朝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绝句,名扬四海。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是中国古代皇家楼阁昔有琉璃瓦。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因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
第一,琉璃,是玻璃的古代别名,实际上是同一种物质,也就是熔化成液体状态后又凝固的二氧化硅。最近有很多人拿“琉璃”来炒作,甚至有邻居问我,“我家琉璃如意晚上怎么不发光啊?”我回答说:“用手电照一下就会发光。”长长心吧!琉璃就是玻璃。就算是琉璃瓦上的琉璃,也是玻璃质的。
不过呢,其实可能中国古代人也认为玻璃是天然宝石,这种观念到宋代的时候才被中国的科学家彻底转变过来,苏轼写诗《药玉盏》说:熔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大家终于知道了玻璃原来是人工合成品。
第二,中国古人会做玻璃。我们现在考古发现最早的玻璃制品是西周时期原始玻璃,也叫费昂斯,二氧化硅没有熔化成液态,还是晶体状态的。宝鸡西周鱼国墓出土。但这个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做的。
后来,恶毒的加拿大人白威廉,也叫怀特,在洛阳发现了东周王陵出土的真正的玻璃珠,我们叫它“蜻蜓眼”珠。这个珠子我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不是传说。“蜻蜓眼”这个名字是从日本古玩商传到中国来的。因为日本人也超喜欢这种珠子,关西的美秀博物馆收藏很多。据说这个就是东周王陵出土的。
后来,河南固始春秋时期墓葬出土了几颗玻璃珠子,也就是蜻蜓眼珠,总算是国内藏最早的玻璃制品了。
到了战国时期,人们超级喜欢这种蜻蜓眼珠子,特别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地。曾侯乙墓一口气出土了170多颗,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无上珍宝“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的“珠”(曾国跟隋国可能关系不一般)。
不过,还是河南人聪明,因为那时候玻璃价格比黄金还贵啊,于是发明出一种陶做的蜻蜓眼珠。有时候一个墓葬里面随葬几百颗这种陶珠子。标准的大额冥币。
来来来,欣赏几张战国时期的玻璃珠子吧。
以后别再说我们中国古代人不会做玻璃哦。中国人做玻璃的历史其实很长,从东周开始一直到清代,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安家瑶先生的《玻璃器史话》,或者香港关善明先生的《中国古代玻璃》。
还有,别再相信什么琉璃会发光之类的谣言了。包括施华洛世奇号称水晶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类似水晶的玻璃,叫水晶玻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