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旧部大多投靠了蒋介石宋哲元将军。宋哲元兵不满千,龟缩于晋南,左右为难,思来想去决定投靠阎锡山。几次去电阎锡山未予理睬,只好亲自前往太原。但半路心灰意冷,欲解散部队下野当寓公。此时萧振瀛找到宋哲元,力劝宋自立门户,并亲自劝说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等奉宋做了老大。又从山西票号借来银子,前往南京跑编制。走通了孔祥熙的门子,得到蒋介石的接见,萧振瀛的三寸不烂之舌利用张学良和阎锡山之间的矛盾说服老蒋给予29军的编制,并且带回军饷。从这点来说,萧振瀛是29军真正的缔造者。长城抗战时,萧振瀛坚决要去29军去前线抗战,说服小富即安的宋等将领,又结交报界大王史量才通过报纸宣扬29军战绩,名声大震。长城抗战后,张学良饱受诟病,只得出国,29军挟日本人的势力向国府施压,终于取代东北军主政平津。此后四年,29军将领战而优则仕,人人当官发财,买房子置地,连张自忠都抽上了大烟,国府发给的战防经费都分了福利。宋哲元有了本钱和蒋介石分庭抗礼,但却被萧振瀛阻止,宋萧离心,宋驱萧出国。没了老大哥,张自忠此时也想取代宋,身边充斥的全是后来的汉奸,又经日本人的分化,张自忠终于当上了北平的政整会委员长。随后七七事变爆发,张自忠化妆南逃,国府对其撤职查办。此时萧振瀛已经回国,蒋介石授予上将参议之职,深知张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拉来冯玉祥,程潜,韩复渠等人求情,张又亲自求见宋哲元得到原谅,宋替他背了锅,说明北平时期都是自己下令的。随后台儿庄战役打响,张自忠以军政部中将身份率领59军,宋哲元亲自向59军将士做了说明,这也是后来争议的原因。

齐鲁大地多英豪宋哲元将军,话不多说,直接走起:

孙武,春秋齐国乐安人(今山东北部人士);吴起,战国卫国人(今山东菏泽人);蒙恬,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人(今山东临沂人);陈汤,西汉名将,今山东兖州人程咬金,唐朝名将,今山东东平人秦琼,唐朝名将,今山东济南人戚继光,抗倭名将明朝,山东蓬莱人吴佩孚,北洋军阀,山东蓬莱人张宗昌,狗肉将军,山东掖县人孙传芳,北洋军阀,山东泰安人左宝贵,山东临沂人李玉堂,抗日名将,山东广饶人李延年,抗日名将,山东广饶人李仙州,抗日名将,山东广饶人张自忠,抗日名将,山东临清人王耀武,抗日名将,山东泰安人宋哲元,抗日名将,山东乐陵人于学忠,抗日名将,山东蓬莱人孔庆德,开国中将,山东曲阜人刘兴元,开国中将,山东莒南人孙继先,开国中将,山东曹县人孙干卿,开国少将,山东临淄人以上就是我整理出来,水平有限,也没有详细介绍,想要了解可以自己百度每位将军的事迹宋哲元将军。

这位楼主好,小西门在现在的莲湖路西端又叫“玉祥门”,小西门是西城墙一门,西门以北。

宋哲元将军: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宋哲元将军: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民国时期,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玉祥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

宋哲元将军: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饿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

宋哲元将军: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宋哲元将军: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玉祥门外有玉祥门广场,道路为大庆路,门内为莲湖路。

宋哲元将军: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实际上小北门,小南门,小东门,小西门都不是正规的叫法,只是老百姓习惯叫出来的,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小北门

解放门又叫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今解放路北端。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现已重新连接,至此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小南门

勿幕门又叫小南门,在今四府街南端。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

小东门

中山门又叫小东门,在今东新街东端。1926年初,在冯玉祥倡议下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得名。

以上介绍供考虑,欢迎大家评论,分享一下你的意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