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点认为巴甫洛夫在战争中失利完全是斯大林造成的,因此成了替罪羊巴甫洛夫。甚至还煞有介事的搬出1956年苏共20大为巴甫洛夫平反作为依据。
然而在笔者看来,巴甫洛夫纯属死有余辜巴甫洛夫!!
这得从战前说起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是苏联红军最早的两个坦克团长之一,另一个是朱可夫。两人资历都差不多,都是凭借担任早期坦克部队领导职务拾级而上,到二战前都位列大军区总司令,大将军衔。唯一的区别是巴甫洛夫是继图哈切夫斯基后的苏军中首屈一指的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战前就扮演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从苏联西部的白俄罗斯再到中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而巴甫洛夫则始终坐镇屏障苏联心脏莫斯科的西部白俄罗斯地区,并且不断组织试验苏军机械化部队,苏军甚至走在德军之前成立了独立的坦克兵团——坦克军,其麾下的西部特别军区是苏军机械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部队,足见斯大林他的倚重!
巴甫洛夫曾作为苏联军事代表参加西班牙内战,然而回国后,这位苏联头号坦克战专家居然提出要取消坦克部队作为独立兵团的做法。
巴甫洛夫是图哈切夫斯基机械化建军理论政策下提拔和成长起来的干部,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运动中丧生,其理论也被贴上政治标签,巴甫洛夫于是就抛弃了先前的理论。
1939年11月,苏军统帅部不顾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和刚在远东揍了日本人的朱可夫的坚决反对,采纳巴甫洛夫的建议在苏军编制序列中取消了坦克军编制。
如果这种做法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下面这个就不能原谅了。
巴甫洛夫抛弃了的坦克战理论和独立坦克兵团编制却在纳粹德国手里玩的炉火纯青!这一点是巴甫洛夫和斯大林都始料未及的。
苏德战争开始后,巴甫洛夫麾下的西方方面军在兵员数量上弱于德军,但在坦克数量上双方则是旗鼓相当。然而巴甫洛夫对于德军装甲部队从南北两翼对苏军部队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估计不足,直到德军合围完成后的第三天,巴甫洛夫才在同朱可夫通电话中晓得这一噩耗。然而为时已晚,30万苏军战士、2500辆坦克、1500门火炮被德军围歼!而距离开战才过去半个月,苏军最精锐的战略兵团之一的西方方面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巴甫洛夫则遭到枪决的惩处!!
巴甫洛夫(1849—1936年}
苏联生理学家。俄罗斯梁赞人。提 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的概念,并因对消化生理的研究而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他的早期研究是在1888— 1890年间,主要研究循环系统生理,阐 明了左、右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在动物消化研 究中有重要地位的巴氏小胃等手术方法。 1890—1930年间研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 中枢活动的生理机制等。创立了条件反 射学说,并证明言语功能是以语词作为 刺激的条件反射。
俄国的生物学家。
中文名:巴普洛夫 国别:俄国 英文名:Pavlov 生卒:1849。9。26~1936。2。17 [编辑本段]【人物简评】 他是第一个用生理学实验方法来研究人和高等动物的大脑活动,并创立了大脑两半球生理学和条件反射学说的人。临终前的病中,他还时刻不忘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病情,正如他所说:“就是死也要死得像个科学家。
”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他又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想带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
他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但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从1903年起连续30年运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了动物的行为、心理活动,并提出了人有第一和第二两个信号系统的思想,认为人除了有第一信号系统――对外部世界的映象产生直接反映之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引起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语言和符号反映功能。
由此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新学说。 他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把人脑的“第二信号系统”看作是先天性大脑机能,不仅对医学界和生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而且也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哲学的有关语言和思维的相互联系影响较大。至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关感觉反映和逻辑认识之间的联系依然是建立在巴浦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编辑本段]【传世名言】 1。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2。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的支持,就绝不能是鸟体上升。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 1849年9月26日,巴普洛夫出生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他的父亲是位乡村牧师,母亲替人家做饭补贴家用。
巴普洛夫自小学习勤奋,兴趣广泛。由于他父亲喜欢看书,家中有许多像赫尔岑,车尼尔雪夫斯基等人的进步著作,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一有空就爬到阁楼上,读父亲的藏书。尽管巴普洛夫出身于宗教家庭,但他本人并不想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一个牧师,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21岁那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彼得堡大学自然科学系。他和弟弟尽管在大学里学习优异并且年年获得奖学金,但是生活还是比较清贫,需要给别人做家庭教师才能维持日常生活。为了节省车费他们每天都要步行走很远的路。巴普洛夫在大学里以生物生理课为主修课,学习十分刻苦,为了使实验做的得心应手,他不断练习用双手操作,渐渐地相当精细的手术他也能迅速完成,老师很欣赏他的才学,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
巴普洛夫不懂就问,每次手术都做的又快又好,渐渐的有了名气。巴普洛夫四年级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另一个同学合作,完成了关于胰腺的神经支配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获得了学校的金质奖章。 1875年,巴普洛夫获得了生理学学士学位,成为了自己老师的助教,同年他又考上了圣彼得堡的大学医学院。
1878年,他应俄国著名临床医师波特金教授的邀请,到他的医院主持生理实验工作,实验室听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一间破屋子,它既像看门人的住房,又像一件澡堂,巴普洛夫却在这里工作了十余年。31岁那年他和教育系的女学生塞拉飞玛结婚,婚后妻子把他们的生活料理得井然有序,巴普洛夫不仅能安心工作也能好好地休息。
巴普洛夫后来研究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对于心脏的影响。1833年写成“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的博士论文。获得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讲师职务和金质奖章。 从1888年开始,巴普洛夫对消化生理进行研究。巴普洛夫在狗的身上接上篓管来观察消化液在胃里的作用,并取得一些功效。
他将三个管子接在狗的食道和胃道,然后进行假饲,几分钟后无数细小的胃腺便分泌出胃液。一只狗一次可以分泌出一公斤的胃液,经过加工,可对胃酸低的病人进行治疗。 他还发现分布在胃壁上的第十对脑神经迷走神经与胃液的分泌有关。用同样的方法分泌胃液,迷走神经切断,就不再分泌。
但如果不假饲,只刺激迷走神经,也能分泌胃液。是什么东西对迷走神经产生了刺激?原来味觉器官感受到了食物刺激,便会通过神经传给大脑,通过大脑传给迷走神经让胃液分泌。这就是条件反射学说。为此他领取了“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医学奖。他是第一个享受的这个荣誉的俄国科学家。
十月革命的初期,俄国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但巴普洛夫并未停止研究。85岁那年,他得了肺炎,在病中还不忘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病情。1936年2月17日,在他最后失去知觉的两个小时里,他喃喃说到:“我的脑子出现了一些执拗的思想和不由自主的运动,显然是神经系统开始混乱,快去请神经病理学家。
” 巴普洛夫逝世后,苏联政府在他的故乡梁赞建造了巴普洛夫纪念馆,并设立纪念碑,巴普洛夫及其学说永远留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Pavlov)出生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他的父亲是位乡村牧师,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有时在富人家做女佣以贴补家用。巴甫洛夫是父母5个子女中的长子,自幼养成负责的个性。从小学习勤奋,兴趣广泛。
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允许家庭贫困但有天赋的孩子免费上学。由于他父亲喜欢看书,家中有许多像赫尔岑,车尼尔雪夫斯基等人的进步著作,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一有空就爬到阁楼上,读父亲的藏书。1860年进入梁赞教会中学,1864年毕业后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准备将来做传教士。
19世纪60年代,俄国一些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上的反动思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此期间从皮萨列夫(DmitriIvanovitchPisarev)的文章《动植物世界的进步》中,他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到当时苏俄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vanMikhailovichSechenov)1863年出版《脑的反射》一书影响,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逐渐放弃神学,这些革命先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甫洛夫,尽管巴甫洛夫出身于宗教家庭,但他本人既不想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一个牧师,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21岁即1870年他和弟弟一起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转到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谢切诺夫当时正是这里的生理学教授,而年轻的门捷列夫则是化学教授。巴甫洛夫在大学的前两年表现平凡,在大学三年级时上了齐昂(IlyaCyon)教授所开授的生理学,对生理学和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找到了所要主修的学科从此投入生理学的研究。
为了使实验做的得心应手,他不断练习用双手操作,渐渐地相当精细的手术他也能迅速完成,齐昂老师很欣赏他的才学,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在齐昂的指导下,1874年,他和同学阿法纳西耶夫(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支配胰腺的神经》,获得研究金质奖章。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