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早早的就登基为帝了,而雍正45岁才登基,虽然仅在位13年,但是年纪并不小了,公元1735年雍正驾崩时已经58岁了雍正在位几年。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58岁已经算是高龄了,历史上英年早逝的皇帝数不胜数,这是个基础原因。

雍正在位几年: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为何仅仅在位十三年?

雍正在位几年: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为何仅仅在位十三年?

雍正在位几年: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为何仅仅在位十三年?

还有就是雍正是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勤政到什么程度呢雍正在位几年?历史上记载他除了处理政务,每天只有4到6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以现在的眼光来衡量雍正绝对是个工作狂。长时间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很少有人的身体能不出现问题。虽然雍正仅仅在位13年,但就是这13年让清朝有了质的改变,康熙的难得糊涂其实留给雍正的是一个烂摊子,如果没有雍正这一任像牛一样的苦干,也许清朝早早的就衰落了。

一些野史中也有零星记载,说晚年的雍正勤于政事身体透支严重,就让人四处寻觅名医、道士炼丹续命雍正在位几年。因为古代的丹药大多都含有毒的重金属,怀疑雍正是因为服用丹药毒发而死。我感觉这个可能性不高,以雍正的个人水平难道看不到前明朝因嗑药而死的皇帝?我们普通人还懂前车之鉴的道理,所以雍正更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雍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主要原因也是他对兄弟们的心狠手辣,但在那种乱象下不那么做又怎么巩固自己的根基呢!根基都不稳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治国呢?就好像一个家庭每天充斥着家暴,哪还有心情去工作,就更别提事业发展了。所以雍正那时候为了安内只能那么做,我们不应该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他。

雍正在位13年,他的主要政绩有

雍正在位几年: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为何仅仅在位十三年?

第一、清缴户部亏空;追缴户部亏空,康熙晚年,朝廷官员纷纷向户部借钱,蔚然成风。有些官员是因为“开销”太大,入不敷出,到户部借款。有的官员是跟风,反正户部借款又没有利息,看着别人借,所以也出手去借,导致户部亏空严重。朝廷打仗、赈灾等都需要银子,户部却拿不出钱来。雍正登基后不到一个月,立即命各级官吏偿还户部亏空,限期完成,否则抄家治罪,决不轻饶。虽然很多官员被逼得变卖祖产,但从国家层面来看,雍正不仅拿回了户部借出去的银子,还震慑了这种不正之风。

雍正在位几年:雍正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为何仅仅在位十三年?

第二、治理贪腐,,雍正时期,执法严苛,若有作奸犯科,贪污受贿之官员,大多被严厉惩治。即使如隆科多等权臣,也同样查办。最后形成“官不敢贪、民不敢贿”的局面。

第三、实施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在古代,百姓要承担国家的税、赋、役,而官绅们却不用承担。雍正为了王朝的长远利益,强制让官绅阶级当差纳粮,其实并非一定要他们去当差,在当时,官绅们只要交税,用税银来兑买当差的任务就可以

第四,废除贱民制,贱民制是是从宋朝流传下来的分军籍,民籍和贱籍,市农工商,贱籍则是在市农工商之外的户口,不得从事其他行业,更不能读书科举,并且世代祖传不得变更贱民,社会地位低下!雍正皇帝下令取消贱籍,把原来的贱民编入民籍,赋予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的身份权利和社会地位,取消贱籍,无论从观念还是社会现实来说,都是一大进步!

第五,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带头忘我工作。雍正皇帝在位13年,北京城几乎没有出过一部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永正的工作量有多大,现存的雍正朝奏折共有41600余件其中,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6600余件,以他在位12年又八个月计算,平均每天阅读奏折10件以上,据估算,雍正朝共处置此类提本192000余件,每天平均处置40件以上永镇对于这些奏折非常看重,而且叫亲笔书写,朱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的朱批有数千字之多,除此之外,雍正还要处理各种军国政务,官吏任免,人民生活,农业,工商等雍正都亲自过问。雍正皇帝自称一群治天下,这绝非自夸自演,他于45岁登基为皇帝,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具有精力和魄力,又有资历和经验,而且雍正为人坚毅谨慎,做事果断利落,可以说,具有优秀政治家的素质。

总之,雍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大清王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把康熙留下的烂摊子逐步改观,虽然这几项大政在实施过程十分艰辛,但通过13年的努力,雍正朝官员清廉,国库充盈,雍正给乾隆留下一个殷实的家底。延缓了清政府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