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真实目的是为了应对白银流失,说白了还是国家经济出了问题虎门硝烟。清政府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颁布禁烟令,此后历任皇帝都颁布过禁烟令。但是鸦片暴利,还是很多人铤而走险,加上官府腐败,肆意通融,大烟也就越禁越烈。到了道光年间,已经到了肆意妄为的地步,而且白银大量流失,对清朝的经济冲击很大,所以才要禁烟。

虎门硝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鸦片战争以前,中外贸易中,中国总是贸易顺差,赚取了大量白银虎门硝烟。西方各国很早就对中国这个庞然大国感兴趣,他们认为可以在中国赚取大钱。但是事实让他们很失望,英国的主要产品就是毛纺织品,这种商品曾经在海外打开许多国家的市场,但是到了中国销路并不好。

虎门硝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虎门硝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英国的这种产品既不精美,也不便宜,在中国几乎无人问津。英国还向中国输入金属虎门硝烟、甚至从印度运来棉花。但是销路都不好,这些对中国来说可有可无,中国的绫罗绸缎、土布都比英国的毛呢制品看上去有档次,而且还便宜,并且到处都有。中国也是产棉大国,印度棉花几乎不占优势,中国幅员辽阔,也不缺矿产资源。英国的产品到中国来,必须赔本才能卖出去。

但中国的产品对英国人来说却是必需品,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土布,这些货物在国际上都是硬通货,转手就可以卖出大价钱。一般英国的贸易船从中国离开时,满载的货物,返回中国时,船上只有用于购买货物的银元。就这样,大量的银元流向中国。

清政府此时还是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就导致西方国家从中国交易的货物有限。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就想尽快打开中国的大门。但他们有没有像样的产品,于是英国人发现了一个暴利产品——鸦片。

本来鸦片是作为医用药品进口的,每年需求量很小,只有几百箱。英国人发现这个产品以后,在印度迅速扩大生产,几年之内就向中国输入几千箱。这给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这东西一箱的成本只有200卢布,而运到中国后,一箱就可以买到2000卢布。每年印度政府靠着收鸦片税,收入就高达1000000英镑,占全年税收的1/10。

大量鸦片的输入,给中国人带来灾难,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一旦吸食鸦片,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然后就是等死。而且据统计,道光年间吸食鸦片的人高达好几百万,这也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中国出口大量的茶叶、生丝、布匹、药材、瓷器等产品,都不够抵偿鸦片的利润。

而且白银的大量流失,使得各地已经开始出现银荒。粗略估计,鸦片战争前二十年,中国流出的白银高达1亿两,这相当于流通银币总额的1/3以上。银荒还造成银贵钱贱的现象,由于白银的流失,铜钱变得不值钱,本来7、8百文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结果银荒一来,要1700文才能换一两银子,银价涨了一倍。

为了应对这些事情,清政府这才提出禁烟。虽然林则徐的禁烟不是从“民族主义”出发,但是他的禁烟行动无疑也是一个“爱国行动”。他打击了鸦片对中国人的侵害,维护了国家利益,主权的完整。但林则徐作为一个清政府的拥护者,他的作为还是有一些局限性。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在这场斗争中,涌现出了以林则徐为首的众多民族英雄!

虎门硝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从18世纪中期起,中英贸易中,英国为了扭转逆差,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俗称“大烟”。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虎门硝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有见识的大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他沉痛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道光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虎门硝烟: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200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激获的全部鸦片,集中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林则徐带领大小官员,亲临监督助阵。

?林则徐命人在海滩高处,围起栅栏,挖下两个大池子,灌入海水并放入生石灰,待生石灰将池水煮沸后,投进鸦片,鸦片就渐渐销毁。每天投进几百箱,经过20多天,到6月25日,彻底销毁完毕。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公开的、主动进行的伟大斗争,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传统品格;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善于反抗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