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之变,是指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以身殉国,明朝结束其全国性政权统治,而关外满清趁此大乱入关的历史事件甲申之变。
明朝的全国性政权正统历史当然是止于甲申之变,所以今天我们的历史书上都是记载明朝是1368年—1644年,共计276年甲申之变。
如果不以全国性政权正统论的话甲申之变,明朝历史应该到1683年。
1644年清军入关后,南方明朝残余势力先后拥立了明朝四位藩王建立了南明小朝廷,与清军展开了拉锯战。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于云南昆明。1683年台湾明郑降清,明朝的历史才算彻底结束。
南明小朝廷是1644年甲申之变后最为正统的朝代,比之满清、李自成之大顺、张献忠之大西要更具有正统性。可惜因为延续了明末党争及其拥立藩王血统不正等原因,南明不仅没有北伐复兴明朝,更是为清朝所灭。
清朝灭掉所有割据势力以后,自然是正统。所以明朝的全国性政权正统统治历史只能截止到1644年。
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俗话说得好:“众口铄金”。在历史上有一些好人,后来由于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或者一些文人墨客的戏说,在民间流传歪曲,久而久之使他们的历史真面目被掩盖,变成了大奸大恶的坏人。
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和北宋初年的名将潘美。
曹操当年兴兵讨伐暴虐的董卓,匡扶汉室,实行屯田安抚流民,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最终统一了北方。这对当时饱受战火流离失所的北方人民来说,简直就是大救星。
但是,到了元末明初,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描写得太精彩了,妇孺皆知;小说作者罗贯中,将曹操栩栩如生描绘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奸臣。从此以后曹操就由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变成了人人可恨的奸臣,至今还背着骂名。
另外,一个是北宋初年的名将潘美,在《金枪杨家将》里将他描绘成了一个嫉贤妒能、教子无方而屡次陷害忠良的大奸臣。
其实,历史上的潘美是一位能征善战,爱兵如子而又宅心仁厚的良臣。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对于后周小皇帝,当时有人想将他斩草除根。是潘美等人求情才使他得以存活下来,一般人恨不得与后周幼主划清界线,而他却主动要求照顾这位前朝小皇帝。
抗辽名将杨业孤军奋战,兵败被辽军生擒绝食而死。杨业失败的原因是,另一位将领王侁改变预定的作战计划,根本不关潘美将军之事,却将屎盆子扣在了他的头上。
随着杨家将抗辽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美就这样恶名远扬了。
另外,还有唐朝名将苏定方等也是被小说塑造成了一个奸臣形象。
我们现代人要拂去历史的尘封,还这些忠臣良将的本来面目;不寃枉一个好人,也不要放过一个坏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吴三桂造反同陈圆圆被夺的关系并不大。
尤其并不是因为吴三桂和陈圆圆有多深的感情,或者陈圆圆又多美貌,陈圆圆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其实,历史还原陈圆圆的相貌,并不是美若天仙之人,充其量只是颇有姿色的女人。
陈圆圆的名气大,主要不是相貌,而是她的才艺。
资料这么写: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初登歌台,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
可以这么说,放在今天,陈圆圆就是全国最有名的女演员,还是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家。
自然,当时也有一些女人有这种技能。
但明代比较保守,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不能随便让陌生男人看到自己的容貌,更别说唱歌了。
而陈圆圆是歌妓,不是良家妇女,所以任何男人只要有钱有身份,就可以看到她的样子,看到她的表演。
由此,陈圆圆名气才如此之大。
但陈圆圆本人相貌不是角色美女,一般认为她颧骨较高,嘴巴较大。在明代,这都不是符合美女的标准。
陈圆圆入京后,成为田弘遇家乐演员。田弘为了巴结大将吴三桂而举行宴会“出群姬调丝竹,皆殊秀。一淡妆者,统诸美而先众音,情艳意娇。”。
当时吴三桂惊叹于陈圆圆的才艺,相貌也算美丽,就出口讨要。
田弘将圆圆赠送吴三桂,并置办丰厚的妆奁,送至吴府做妾。
自然,吴三桂的女人众多,但想陈圆圆这种顶级艺术家,还是不容易找到的。
一旦有贵客来,让陈圆圆表演一下,吴三桂还是颇有面子的。
可以这么说,吴三桂未必对陈圆圆有什么感情,也不存在被陈圆圆美色迷住,他身边很多美女。
而且,陈圆圆嫁给吴三桂的时候,已经20多岁年龄,就当时女人来说年纪较大了,比不了那些十七八岁花朵一样的女孩。
但陈圆圆是吴三桂的重要财产之一,类似于今天有钱老板,包养女明星做二奶。
然而,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陈圆圆为大将刘宗敏所夺。
吴三桂对此非常气愤,当然并不是爱妾被抢走这么简单。
谁都知道陈圆圆是吴三桂的爱妾,刘宗敏竟然毫不客气的夺走。
显然,李自成这伙人根本没有把吴三桂放在眼里。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投靠李自成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反而可能会被杀死夺取兵力。
同时,李自成还下令将吴三桂老爸等人扣押作为人质,这又引起吴的不满,认为对方事情做得很绝,不留余地。
而当时李自成实力远远弱于满清,相反满清却反复巴结拉拢吴三桂。
而吴三桂本来投靠李自成,也是十有八九会被满清打败。
这种情况下,加上陈圆圆被夺的刺激,吴三桂才决定投靠满清。
其实,以李自成的所作所为,等于是逼着吴三桂投敌。
李自成虽有一定军政能力,身边智囊团的档次太低,大将们又肆无忌惮、拥兵自重,导致连串昏招,最终一败涂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