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8年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三年后的宋朝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繁荣发展阶段,为了标榜自己的这番功业,宋神宗及其大臣自导自演了一场封禅的好戏,这场闹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谓封禅?封禅好处和坏处又都是什么?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封禅封就是“祭天”宋真宗,禅就是“祭地”,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需要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封禅可以宣告统治者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但是封禅之事需要花费的钱粮宋真宗、民脂民膏是笔很大的开销,如果不是太平盛世积蓄足够的实力,很难完成封禅这样的大事。所以,历史上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6位皇帝完成过封禅。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宋真宗的能力有资格封禅吗?宋真宗在位初期,任用贤相,勤于政事,在与辽国的多年的拉锯作战后,在澶州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自此宋辽边境维持了近百年的相对和平的阶段,国家经济得到充足的发展,宋朝的繁荣始于此。

但在位后期,宋真宗宠幸奸臣,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

图 宋真宗

除了咸平之治的繁荣,作为守成之君,宋真宗并没有多少功绩可言,再加上晚年的热衷于粉饰太平,对朝政不怎么上心,朝政大权旁落(皇后刘娥掌控朝局)。

所以,我认为宋真宗并没有资格封禅,他的封禅举动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故作姿态罢了,只是场劳民伤财的闹剧罢了。那么这场闹剧是如何展开的呢?

封禅之路“天书"降临

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大臣们刚上完早朝,有人来报,天书降临在左承天门,皇帝召群臣在朝元殿打开此天书。为了证明“天书”之事的真实性,宋真宗还向群臣说自己真的见到了神人,神人说正月三日,天书会落在左承天门,不可泄露天机。忠臣听后当即向皇帝跪拜称贺。宋真宗赵恒就率忠臣步行到承天门,当众打来天书,天书的大概意思是,要宋真宗前往泰山封禅,如此才能保证大宋江山稳固。于是,从三月开始,由丞相王旦带头,动员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奏请宋真宗前往泰山封禅。于是宋真宗下定决心,开始为封禅做准备。

以上的天书、请命,事实上都是宋真宗和大臣们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但没有天书、请命的基础,宋真宗的封禅就没有舆论基础,所以,为了封禅而伪造天书、再加上民众请命,宋真宗的封禅就成为顺应天命之举。

封禅闹剧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当年十月初,宋真宗正式东行泰山。在山下斋戒三日后,开始登山。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后,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宋真宗把乾封县改名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这次封禅闹剧,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演绎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闹剧。

图 封禅闹剧

封禅的后果

此次泰山封禅,共耗费八百余万贯钱,再加上兴建的一大批官办宫观,把宋朝几代积蓄的国库挥霍殆尽,到了宋真宗晚年,国库已经空虚,加剧了宋朝冗官、冗费的局面。

总结推崇道教玄学的宋朝皇帝赵恒最终得了个真宗的庙号,也算是对他一生的写照,他沉醉于自己编织的太平盛世的美梦中,虽然宋王朝在他之后还是延续了很长时间,但他空耗国力,错失国家发展的时机,让他的封禅之举成为后人笑柄,自此,再没有皇帝做出封禅的行为,不是没有伟大的功绩,而是他们不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土里,就以为高枕无忧,这样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你要是知道宋真宗这家伙干了些什么,你就会明白,为啥他去泰山封禅过后,就没有皇帝愿意再去泰山封禅了,这货直接把泰山的名声搞臭了有没有?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一、父债子还,宋真宗被大辽吓得差点迁都。当年大辽12岁的小皇帝耶律隆绪刚登基,宋太宗赵光义趁着大辽孤儿寡母当政,便起兵讨伐大辽,也就是著名的雍熙北伐,结果被人家大辽胖揍了一顿。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过了16年,宋太宗挂了,宋真宗继位了。萧太后带着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了报当年之仇,选择南下侵宋。

宋真宗:宋真宗的封禅有多么拉胯?

宋真宗刚继位,差点没被吓尿了。老爹赵光义好歹是参与过开国之战的,依旧不是大辽的对手,现在你让他这么个从未打过仗的嫩头青去对付大辽?那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于是宋真宗连连摇头,打算用各种不同的办法化解此事。参知政事王钦若(这哥们是个奸臣)看准了宋真宗的心思,连忙建议:要不咱们学习唐玄宗,去四川避避风头?

宋真宗流露出了感激的神色,能躲过这场灾难,自然是最好的了!至于大宋未来咋样,关我啥事?

好在此时宰相寇准冒了出来,严厉斥责了这种说法,同时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老板,你要是跑了,那北宋就完犊子了!我看除了你亲自去前线走一趟,这事儿没法解决!

这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有没有?宋真宗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北上前往前线督战。其实宋真宗去前线能有啥实质性作用呢?还不就是给将士们打打气嘛!

人家前线的将士为你的江山卖命,你这么点事儿都做不到,那你还做什么皇帝呢?到了前线,这哥们一听说辽军压境,吓得又要临时变卦,打算退回去。好在又是寇准拉住了宋真宗。

在寇准的逼迫下,宋真宗总算扭扭捏捏地到了前线,这可把将士们给激动坏了,果然士气大振,开始扭转战局。

二、澶渊之盟的签订,让宋真宗有了封禅泰山的想法。宋真宗的到来,的确为宋军注入了一股鸡血。因此双方就这么陷入了僵局之中。不久之后辽军开始陷入被动,压根不是宋军的对手。

这个时候萧太后觉得不妙,便主动向宋真宗求和。宋真宗没想到议和来得如此顺利,啥也没想就答应了这件事。

于是乎,澶渊之盟就这么达成了。宋真宗派出曹利用之前,曾经告诉他:如果大辽要百万两白银的岁币,也是可以商量的。

可是寇准却拉着曹利用偷偷地说:超过30万两,你的脑袋就得搬家!

结果还真的只有30万两岁币,这可把宋真宗给高兴坏了。他非常自豪地宣传了一阵子,结果参知政事王钦若却很不爽了。

因为这哥们主张迁都的,现在不仅不用迁都了,反而能保境安民了。他的内心有点儿不平衡,毕竟这些都是寇准的功劳。所以王钦若讥讽地对宋真宗说:澶渊之盟其实就是城下之盟!完全是耻辱的事情,为什么要拿来炫耀呢?

从王钦若的话中,我们也能看得出,宋朝的皇帝脾气是真的好,这要换到明清时期,我看王钦若全家脑袋都不够砍的。

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然为之不悦。---《宋史》

宋真宗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原来自己所骄傲的事情,居然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王钦若本想羞辱一下寇准,没想到却伤害到了宋真宗,他连忙提出了一个建议:老板,要不您老去泰山封禅好了!

三、宋真宗封禅泰山,真的够格吗?在宋真宗之前,真正封禅过泰山的皇帝,只有5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

这几位我们太熟悉了,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击退了匈奴,汉光武帝延续了汉朝,唐高宗时期唐朝版图最大,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你说说看,宋真宗签订了一个澶渊之盟,居然也想着封禅泰山?这事儿就算宋真宗骗自己,可以过了这个坎,其他大臣心里也不会答应吧?毕竟不是每个大臣都愿意拍马屁。

污点一、为了封禅,宋真宗居然贿赂自己的宰相。

宋真宗当时很担心宰相王旦不同意这件事,居然做出了贿赂宰相的事情。他把王旦喊过来喝酒,还送了一樽酒给王旦带回家去。结果王旦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宝贝。

还有比这事儿更荒唐的吗?皇帝为了封禅,居然行贿自己的宰相,这又是一大污点有没有?等到宋真宗宣布封禅泰山的时候,收了钱的王旦只好闭嘴了。

污点二、伪造天书。

为了让封禅更加符合天意,宋真宗还特地让人伪造了一份天书。这未免也太尴尬了吧?不要紧,宋真宗为了缓解尴尬,特地编了一个小故事来证实天书的真实性。

故事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大晚上宋真宗刚打算睡觉,就看到一个神人出现了,还说马上要送一本天书给宋真宗。因此宋真宗斋戒沐浴了整整一个月,这才盼来了这份天书。

好家伙,但凡有点儿文化的人,都不会相信宋真宗的鬼话,奈何当时还真没人戳破这层窗户纸。

污点三、从此发展神道事业,一发不可收拾。

这事儿但凡开了个头,那就彻底完犊子了!因为尝到了天书的甜头,于是宋真宗打那以后,开始了各种发展神道事业的活动。

封禅结束以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搞这一套。结果导致那帮拍马屁的人,一个个都争相敬献祥瑞,以至于全国人都开始搞起了这一套。

为了搞这一套东西,赵恒花了一大笔钱,建了一堆道教的宫观。还得派遣一帮有编制的人去管理。

污点四、把积蓄给花光了!

宋真宗是真的能花钱啊,他所在的时代本该是宋朝的巅峰时期,可是封禅泰山他花了800多万贯,西祀汾阴又花了20万贯。2600多座兴建建筑的花费更是数不胜数,此外又搞了一堆雕像。

所以说,宋太祖、宋太宗两代皇帝,积攒了几十年的财产,到了宋真宗这一代,基本上就花光了。保守估计他花了五千万贯钱。

总结:谁也不愿意跟宋真宗并列了。有人说唐玄宗也有污点,可唐玄宗在封禅泰山的时候,还没发生安史之乱。而且人家创造了开元盛世,有资格封禅泰山。

可宋真宗不仅能力平平无奇,还非要搞这些粉饰太平的假象,结果导致制造了一堆污点。你说谁还愿意跟他并驾齐驱呢?

比他功劳大的,诸如朱元璋、朱棣,压根就不屑跟宋真宗并肩。哪怕是和宋真宗一样的皇帝,似乎也打心眼里看不上宋真宗。只是可惜了泰山啊,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毁了泰山封禅这事儿,真够缺德的。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