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忽必烈把自己建立的“大元”放在“蒙古帝国”的前面忽必烈。

换言之忽必烈,忽必烈认为是以大元皇帝的身份统治蒙古帝国,而不是以蒙古大汗的身份统治中原地区。

这一点从蒙古文看是特别明显忽必烈。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它的蒙古文称谓是“yeke mongghol ulus”,汉译过来就是大蒙古国/蒙古汗国。

但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凡是元朝公文书写都会写“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

“Dai Ön”并不是蒙古以往就有的词汇,而是汉语“大元”的音译词汇;“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翻译成汉语就是“大元大蒙古国”。

这有点类似于“刘记火锅店”,重要的不是“火锅店”而是“刘记”。

这么说可能有点绕,但是在忽必烈看来,他并不是继承的蒙古汗国,而是他建立的大元统治了蒙古汗国以及中原地区。

大元的概念是高于蒙古与中原地区的。

事实上元顺帝被朱元璋赶走后,历代蒙古大汗都是以元朝皇帝自居的,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被赶到草原之上后就自动丢掉了帝号。

根据内蒙赤峰出土的元顺帝工匠总管的墓碑显示,十四世纪被赶出中原的北元残余势力称呼蒙古汗国是“大元的蒙古汗国”。

蒙古汗国被清楚的,毫无争议的置于大元之下的。

我想这就是蒙古国不喜欢忽必烈的原因,因为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但是他本人不是一个蒙古本位主义者。

这就有点类似于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人,但是他本人肯定不是格鲁吉亚主义者,格鲁吉亚现在也肯定不会喜欢斯大林。

因为蒙古元朝的继承权多数时候都在嫡系手中传承,只要嫡系有子孙,就轮不到庶出的上。

忽必烈:骁勇作战的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外蒙人为何不喜欢他?

忽必烈一共有12个儿子:

忽必烈:骁勇作战的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外蒙人为何不喜欢他?

察必皇后生育四个嫡子,长子朵儿只、次子太子真金、三子秦王忙哥剌、四子北平王那木罕;

忽必烈:骁勇作战的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外蒙人为何不喜欢他?

忽鲁黑臣哈敦生第五子忽里带;

忽必烈:骁勇作战的忽必烈,是蒙古族人,外蒙人为何不喜欢他?

朵儿别真哈敦生第六子云南王忽哥赤、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

许慎真哈敦生第八子爱牙赤、第九子宁远王阔阔出;

不知名妃嫔生第十子忽都鲁帖木儿;

巴牙兀剔哈敦生第十一子镇南王脱欢;

南必哈敦生第十二子铁蔑赤。

12个皇子中,老大朵儿只早亡,老五忽里带、老十二铁蔑赤史书失载,老八爱牙赤有罪被流放大青岛,获得封爵的只有老二真金、老三忙哥剌、老四那木罕、老六忽哥赤、老七奥鲁赤、老九阔阔出、老十一脱欢七个人,但有继承权的只有三位嫡子,即真金、忙哥剌、那木罕。

忽必烈三个嫡子中,死的最早的是老三忙哥剌,他留下两个嫡子阿难答和按檀不花;随后死去的就是太子真金,真金有三个嫡子,分别是甘麻剌、答拉麻八剌、铁穆耳,老四那木罕死的最晚,但他没有儿子,死后所有的政治资源都被大侄子甘麻剌继承。

在忽必烈晚年,有继承权的只有甘麻剌、铁穆耳、阿难答、按檀不花四个嫡孙,答拉麻八剌也就是元武宗元仁宗的父亲早亡。

忽必烈临死前并没有确定继承人,但由于老二真金是太子,遗留下来的政治资源远远超过三弟忙哥剌,所以,甘麻剌和铁穆耳,比阿难答兄弟更有资格继位。

甘麻剌有祖父的宠爱和漠北的军队支持,但他长期远离中央,和老母亲太子妃阔阔真关系不够亲近,和朝廷忠臣也很疏离,因此在竞争汗位中,败给母弟铁穆耳,铁穆耳就是元成宗。

所以,忽必烈虽然没有指定继承人,但有嫡孙在,其他庶出皇子就没有出头之日,这是蒙古特有的政治形态,和中原王朝不同。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