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和元帅是不一样的开国元帅,我们拿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将军和元帅举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了。
元帅是比将军更大一级别的军衔开国元帅,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也仅仅只有十个人,获得了如此的殊荣。
因为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正是他们率领千军万马,驰骋在战场之上,才给我们带来和平开国元帅、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
正是因为他们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5年,才授衔他们为开国元帅的军衔的。
新中国的开国十大元帅分别是: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刘伯承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罗荣桓元帅和叶剑英元帅。
这些开国元帅,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都熟知的人,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最为敬仰的领导人,他们不仅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是中国解放军的传世人以及主要领导人之一。
将军又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5年国家授予的大将也有十位。
这十位大将,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而且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大将和元帅一样,一直都是十个人。
中国的开国十大将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和许光达。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5年,国家授予的上将有55位(后来又追加了两位)总共有57位,中将有175位,少将有802位。
正是这些将军们,带领着无数个中国人民,冲锋陷阵,为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的。这些将军,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他们才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四川,天府之国,人才济济,名将辈出,仅近现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将领就举不胜数,现简要介绍一下。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1614名将帅中,四川就4位元帅、1位大将、3位上将、3位中将、88名少将,共计99人,名列中国第6将军省,他们是:
朱德,四川仪陇人,共和国元帅之首,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刘伯承,重庆市开州人,共和国元帅,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陈毅,四川乐至人,共和国元帅,上海市市长、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重庆江津人,共和国元帅,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科委主任。
罗瑞卿,四川南充人,共和国大将,公安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
上将:张爱萍、陈伯钧、傅钟。
中将:毕占云、吴瑞林、贺诚。
△国民党方面将领:
杨森,四川广安县人,川军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
刘湘,四川大邑人。陆军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3集团军二级上将总司令。
潘文华,四川省仁寿县人,二级陆军上将。民党第7战区23军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后率部起义。
邓锡候,四川营山县人,陆军二级上将,历任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后率部起义。
吕超,四川宜宾人,国民党川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唐式遵,四川省仁寿县人,二级陆军上将,抗战时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还有川军抗战名将:
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陆军上将。
王铭章,四川新都人。陆军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中将师长,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李家钰,四川蒲江人。豫中会战第一战区后卫总指挥。抗战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许国璋,四川成都人,国民革命军第150师师长,在常德会战外围保卫战中,与日军苦战,全师官兵几乎伤亡殆尽,他悲愤举枪殉国。
当然,四川的名将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大家补充、完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