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严世藩的父亲严嵩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吴应熊。
严嵩出身于一般的温饱型家庭吴应熊,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是这厮实在太聪明,朋友们,智慧的确是人生的财富。
弘治十八年(1505)严嵩金榜题名吴应熊,步入仕途。从嘉靖七年(1528),严嵩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嘉靖十八年(1539)59岁的严嵩得到皇帝专宠,如果他在仕途的道路上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走下去,肯定功德圆满。
只是他的花白大脑袋开始膨胀,开始忌惮、迫害一些敢于直言的首辅大臣一一夏言、楊继盛一一
之所以有点偏题写严嵩,那是因为严嵩的恶行中,有一个可靠的帮手、主凶一一严世藩!
(严世藩剧照)
电视剧编导严重颠覆了历史的真相,他其实只有一只眼晴,一只好腿。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绝顶聪明的头脑。
无论是起草皇帝的各类诏书,青词的撰写,他是轻车熟路,一个典型的刀笔史和师爷,只是服务于父亲,可以说他二人"狼狈为奸"。
他们终于遇上更加凶险的对手,不露声色的大臣徐阶。
一次嘉靖的道教扶鸾活动中,严嵩得罪了皇帝,大臣邹应龙以脑袋担保,弾劾严世藩。
巜明史纪事本末》载:"植党蔽贤,溺爱恶子"。邹应龙底气十足的说:"如臣言不实,願斩臣首悬之藁杆,以谢世藩父子"。
嘉靖立刻下令,把严世藩投入大牢,等候审理。严嵩退休处理。
严世藩被判流刑,发配充军,哪知不知死活的严世藩中途携爪牙罗龙文逃到老窝江西,而且招摇过市,修豪宅、蓄家丁、门下市井流氓、江洋大盗、提劲打把、夜聚晓散,扬言要取徐阶人头。
徐阶把严氏父子的恶行整理上报。
皇帝下旨:"严世藩、罗龙文,立斩不赦。"
不可一世的严、罗二人抱头痛哭,对家人的遗书,刀笔史"不能成一字"(《明史纪事本末》)。
谈吴应熊也要先说一下他的父亲一一吴三桂。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奉清廷命令镇守东南和西南。之所以如此,清廷康?实在是鞭长莫及、实力不济。
"三藩"的主人是背叛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叛徒,手中握着兵权和地盘后,个人野心迅速膨胀,在藩属地盘中,疯狂开矿,垄断走私、贸易、税征,还伸手向朝廷要钱要粮要权。仅云南一地,每年国库开支几百万两餉银。
三藩根本不提啥子"反清复明",而是要称王称帝。
面对如此严峻局面,清廷採取笼络策略,公主下嫁。顺治的妹妹和硕公主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另外两藩之子也都各为额驸。
吴应熊娶的是康?的亲姑姑和硕公主,虽然名为驸马身份,但是,因为必须居住在京城,成为人质,事实证明康?低估了吴三桂。
朝廷与吴三桂矛盾日炽,双方一触即发。
吴应熊的驸马身份已经变成双方"筹码",生命岌岌可危,而康?绝对不会让他离开京城。
而吴应熊也"潜伏"大内,为父亲收集情报,传递书信情报。吴三桂终于要在有生之年再次反叛,云南烽火顿起,半壁河山陷入战乱。
康?七年(1668),作为人质的吴应熊被康?皇帝处死。这个结果,导致吴三桂与朝廷彻底绝决。但是,老百姓对吴三桂恨之入骨,卑视其人格,尤其是以后四川的汉留(袍哥),对吴三桂视为三姓家奴,对永历帝充满同情。
丰绅殷德的父亲是和珅。乾隆一死,和珅受到抄家灭族的惩罚,一条白练悬樑,和珅的贪污腐败所有,化为白茫茫一片大地。
而嘉庆皇帝对丰绅殷德的处理就十分为难,按《大清律例》当斩,但是,自己的妹妹就要守寡,而公主不许再嫁。于是从轻发落丰绅殷德
只是革去功名,保留一个小官职。
丰绅殷德按规定为自己的死爹守制三年,守制期间,与一个小妾同居,并有了一个女儿。
嘉庆震怒,革去其所有本兼各职,关在家中"一日三省吾身",他十分迷茫、痛苦,以酒浇愁,消极对抗。
嘉庆一怒之下,发配到东北边境一个叫乌里雅苏台的地方。
天寒地冻,丰绅殷德眼看小命不保,和孝公主去求嘉庆皇帝,于是同意回京。
回京三个月后,终于白日飞升,云舒云卷中追赶自己的爹地。
这三位官二代中,丰绅的结局其实十分悲惨,他是典型的帝臣之争的牺牲品,下场比那二位也好不到哪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