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己家的优秀孙仲谋,所以曹操说这个话,其实更多的是表达他欣赏孙权,当然也是希望自己能有这么一个儿子。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曹操的儿子不少孙仲谋,并且有很多都是有才能之人。若说他儿子中最能打仗的,那便是曹彰了。这个曹彰不仅很小的时候便随曹操一起出征在外,而且非常有统兵作战的天赋。曹操也是很欣赏他,不过曹彰有打仗的本领但是却不喜欢读书。曹操可是一个文武全才,所以他希望曹彰可以多看些书,结果曹彰告诉曹操他志向不在读书,所以曹操也就只是欣赏曹彰的本领但并不看重他。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曹操是一代枭雄,他也同时是一位大文学家孙仲谋。他的儿子中曹植与曹丕都可以称得上当时的大文学家。尤其是曹植,他的文采不仅出众而且才思敏捷被曹操所喜爱。曹操一度喜爱他到了想立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惜曹植只会写文章,他不善于领兵作战。而且曹植这个人比较任性且随性,他曾经就因为酗酒耽误军情,曹操多次训斥他,他就是我行我素。曹操虽然非常喜爱他,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弃立他为世子。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曹冲是曹操最聪明的孩子,从小就是神童,可惜没长大就早逝了。所以曹操儿子中能文能武的就只有曹丕了。曹丕其实也不差,但是要是跟孙权比确实有点逊色。孙权继位的时候只有十几岁,他哥哥孙策是被当时豪强给刺杀的,所以孙权继位之初,是个连生命都不能保证的君王。但他后来不仅在东吴坐稳了帝位,还与曹魏,刘蜀三国并立,让当时的曹操几次都拿不下他东吴,所以曹操才会觉得曹丕会没有孙权出色。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说,生儿子就该像孙权这样能够守得住父兄基业的,而刘表的那些个儿子,却都如猪狗一般,既不能守住家业,也不能保全性命。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其实曹操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孙权守住江东,而刘表之子未能守住荆州罢了。而他说这句话的目的,除了称赞孙权之外,更表达了对自己儿子的一种期盼,希望自己的儿孙也能像孙权一样能够守得住疆土。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儿孙确实也没有令他失望,确属守业之人。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的寿命都太短了,这才让司马氏趁虚而入,夺了政权。

这一个问题其实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曹操为什么不杀关羽,另一部分是关羽被孙权所杀,孙权诬陷是曹操所杀,这两个问题的焦点是关羽,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们三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第一部分说的是曹操没有杀关羽,从这个表述可以看出曹操是有机会杀关羽的,根据史书记载曹操是俘虏过关羽的,这个就是《三国志》中的《屯土山关公约三事》这一节。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曹操率军攻打下邳,刘关张三兄弟被曹操的大军冲散,关羽勇猛无敌曹操手下的将领难以将其活捉,后来曹操手下谋士程昱献计,把关羽围困在了土山,按照关二爷的性格,本该以死明志。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可是曹操这个家伙很会玩心机,曹操派张辽去劝降关羽,这个张辽虽是一个武将,可不是武夫,两片红唇巧舌如簧,张辽一见面没有进行劝说,而是数落关羽的罪行,这让关羽很意外。

孙仲谋:曹操儿子这么优秀,为何还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张辽数落关羽三条罪,一是违背桃园结义的盟约,没有同生共死,二是置嫂子的安危于不顾,也就是刘备的老婆(当时已被曹操捉住),三是责怪关羽智勇双全却不为国效力。

这看似是三条罪,细细品来这是在给关羽戴高帽子,先把关羽架在了道德的高点,如果关羽不投降而战死了就是不道德的,是要受人唾骂的,这样一来关羽当然不能死了。

可是关羽也不甘心就这样投降,于是向曹操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照顾嫂子,三是一旦得知大哥下落就告辞而去,曹操爱惜关羽的才能当即就答应了。

就是如此曹操降服了关羽,也是三国中唯一劝降关羽的人,后来就不必赘言了,曹操放走了关羽,没想到关羽却最终死在了孙权手上,关羽的死他本人是要负大半责任的。

公元219年,曹操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说下,用封赏江南为诱饵,鼓动孙权从背后进攻关羽,曹操则派徐晃等人率军正面进攻,对关羽形成夹击之势,这里有一个问题,孙权为什么会轻易的违背孙刘联盟?当时江南之地已经在孙权手上,朝廷封赏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那么孙权进攻关羽是真实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两点,第一是孙权图谋荆州,早就想夺取荆州,这次正好有借口,第二是孙权曾派人与关羽结亲,孙权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关羽却辱骂使者,拒绝结亲,孙权岂能不记仇。

如果关羽曾经答应了和孙权结亲,或许又是另一种结局了,孙权出兵之后,镇守在江陵的麋芳因为跟关羽有过节,结果不战而降,战局对关羽越来越不利,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斩首。

笔者猜想,在杀了关羽之后孙权可能发现上当了,上了曹操的当,自此孙刘联盟破裂,曹操可以高枕无忧了,孙权于是想出了把关羽头颅送曹操的馊主意,刘备不是刘禅,可不傻,自然知道冤有头债有主。

孙权嫁祸曹操的计谋不奏效,曹操则厚葬了关羽,也导致关羽尸首分离而葬,再加上关羽的衣冠冢,如今全国有三处关羽墓,分别是湖北当阳的关陵,洛阳关羽墓,以及山西解州的关羽衣冠冢,留下了“身卧当阳,头枕洛阳”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