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让我来回答“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尘卷风?”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到了随着本问答题所给的“描述”!这样一来,本问答题就变得非常“复杂化”了!本来这“空穴来风”的意思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而“无中生有”的意思乃是指凭空捏造,把没有说成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恰恰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那么怎么出现了“为什么大多数都用在跟无中生有一样?”这种情况呢?

尘卷风: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

若提起这事(注尘卷风:“空穴来风”和“无中生有”意思一样)的来龙去脉以及其用法的演变过程,还真的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呢!

尘卷风: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在2012年以前的意思和这之后的意思几乎完全相反。我们知道尘卷风,“空穴来风”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风赋》一文,原文中有一句“枳句(通“勾”)来巢,空穴来风”,大意是枳树多弯曲招引鸟儿来筑巢,空空的洞穴招引风儿吹进来。

尘卷风: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

2012年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明确解释为“比喻消息或传闻不是没有根据的”,换言之也就是说,传闻或消息是有根据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把这个词用反了,即把这个词理解为消息或传闻毫无根据。为此语言专家不断撰文引导大众,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的使用这个成语。而令人失望的是,此根本就无任何收效。于是,关于“空穴来风”这个词语的使用方法,专家和民间就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之于此那是谁也不肯让步啊!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过了好几年。如此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呀,后来还是专家阵营有了些许松动,过了不久,这些知识精英们终于彻底妥协了。于是就有了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改动。并且在新版也作了说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和2012年第6版,“空穴来风”的含义已由原来的“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转变为现在的“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因此,用“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是正确的用法。在日常语言应用和语文考试中,应以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我知道,我今天的回答或可能会遭到大家的不认可或不理解,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也只是依据最新版本的《现汉》解释为准而已!于此,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同时也乐见您的指教和批评!谢谢!谢谢您的阅读!

这三种都是属于视程障碍天气现象,所以一般是能见度上有差别,排名是浮尘<扬沙<沙尘暴。

尘卷风: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

浮尘:一般是扬沙或者沙尘暴之后,尘土、细沙还均匀地浮在空中导致的,这时候基本上没有明显的风,能见度<10km。

尘卷风: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

扬沙:风比较大,把尘沙吹了起来,1km≤能见度≤10km,天空看起来很浑浊,一片黄色的样子,在北方的春季冷空气过境时会出现。

尘卷风:成语“空穴来风”究竟怎么运用才正确?

沙尘暴:和扬沙一样,都是因为地表的尘沙被风吹起来的,不过这个沙尘暴的风力更强,而且能见度也是很明显的下降,<1km。而且常常伴随着强对流、雷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