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个谜姜子牙师傅是谁。历史上所有的大军事家要么出生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要么有一个了不起的师傅。但是韩信却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平民之家,也从来不知道他跟着哪个人学过本事。
(韩信)
当他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他全身都是苦难,要么爹娘死了,连埋的地方都找不到;要么去别人那里蹭饭,别人不给他吃;要么别人嘲笑他挂一把宝剑在屁股上装逼,让他从胯下钻过去;要么他四处找工作,没有人把他瞧上眼。总之,说到韩信的早年,满满都是泪姜子牙师傅是谁!
但是,当韩信在刘邦那儿被封为大将以后,他的战略战术,他的排兵布阵,他的那些仗,都让天下人吃惊姜子牙师傅是谁。他不但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甚至还直接把当时最强悍的巨无霸项羽摁倒在地,让项羽心服口服地自杀。
那么,韩信究竟从哪儿学到了这么大的本事呢?有没有师傅呢?也许有那么一个隐士,曾教过韩信本事。但是,因为韩信从来没对别人说过,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我个人倒是觉得韩信不像有师傅,他应该是看过一些兵书,然后凭着他过人的理解能力和天才的禀赋,自己融会贯通,最终实现了无师自通。
仔细分析韩信的军事思想,可以看出,他是博采众长,同时又能深悟打仗精髓的。为什么说他博采众长呢?
(胯下之辱)
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所谓战争,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人数不会很多,类似于械斗。二是打仗讲规矩,要师出有名,还要等量比拼。三是主要靠勇敢和力量,不讲阴谋。
但是当出现了孙武、吴起、孙膑这样一些军事家后,谋略就空前地重要起来,而且常常成为战争的决定性的力量。看孙膑和庞涓打仗,取巧的孙膑,怎么把强大的庞涓逗得团团转,我们就明白了。
韩信的军事思想,是既有春秋战国早期的讲纪律讲规矩拼勇力的打法,又有讲谋略的打法。比如他的背水一战,就是要激发士兵的勇敢,和项羽的破釜沉舟差不多。又比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又是械斗中以多打少的方式。再比如他的暗度陈仓,就是谋略家“兵不厌诈”的做法。再比如他的四面楚歌,又符合孙武等人“攻心为上”的思想。总之,韩信是一个集大成者。
(四面楚歌)
韩信除了是个集大成者外,他还深得打仗精髓。打仗精髓是什么,就是无套路,无招胜有招。赵括学兵书学得最好,套路最多,最终却打败了。韩信基本上没有套路,怎么好就怎么来,这就是最纯粹的最天才的军事家的做法。
除此外,我为何还说韩信没有师傅呢?因为他并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孙武、吴起、孙膑都有作品留下来,他这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却没有。他为什么没有呢?并非他不识字,我觉得应该就是他没有系统的理论训练,而纯粹凭感觉,所以也总结不出来。
姜子牙在《封神演义》中虽然也是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徒弟,和燃灯道人、南极仙翁、十二金仙这些封神演义中有名的人物是师兄弟,但他实力低微。其他阐教三代弟子中如杨戬、哪吒、雷震子、韦护等人都十分有名,但姜子牙的徒弟就是看过封神的人可能都没有清晰的印象了。
姜子牙42岁才上山修道,但因为资质问题,未能修炼出名堂来。修炼到72岁时姜子牙奉师命下山,蹉跎几年后,终遇明主周文王姬昌,担任统帅讨伐殷商。同时姜子牙也是替师父元始天尊执掌封神榜,代天封神。
在下山后,姜子牙虽然自己法力不足,但也收了七个徒弟的,其中五个徒弟名气相对来说比较大。
五路神:五路神是姜子虎下山后在好友宋异人家所收服的五个精怪。收服这五个精怪后姜子虎命这五人协助后来被封为福清正神的柏鉴修建封神台。也因为这样的功劳,五人最后虽然未能上封神榜,但后来一起成为了偏财神。至今还有很多人在敬正财神的同时也会敬五路神这样的偏财神。
龙须虎:龙须虎是一个长的像龙又像虎的怪物,原是少昊时即出生,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在遇到申公豹后受其挑唆来和姜子牙作对,被姜子牙以杏黄旗收服后拜师姜子牙,成了姜子牙的二徒弟。龙须虎有飞石绝技,在伐商之战中也立下了不少功勋,后来死在巨人邬文化之手,死后被姜子虎封为九丑星君。
武吉:武吉是姜子牙的大弟子,原是一名樵夫。姜子牙在渭水旁用直钩钓鱼时经常遇到武吉,因姜子牙预言其有祸事产生了因果联系,姜子牙想办法解决了武吉的麻烦后将收为徒弟。经过姜子牙的耐心调教,武吉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武将,在封神之战时也立下了功勋,但可惜福缘不够未能上封神榜,只能享受人间富贵。
封神最后的姜子牙按师父要求封赏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后,自己也未能成为正神之一,只能受封于齐地,享受周朝香火,这可能也是他的几位徒弟大部分都未能上榜的原因之一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