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分别是柳如是柳如是与钱谦益、马湘兰、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陈圆圆、个个容颜绝艳、多才多艺,尤为可贵的是,在明末清初的特定的环境中,秦淮八艳都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她们名留青史、芳名永存。

柳如是,祖籍嘉兴柳如是与钱谦益。幼年被卖到徐佛家为养女,徐佛当时是个能琴工诗善画兰的名妓,经过她的训练,柳如是才艺出众,后被卖到周道登家。

周道登天启末年入阁拜相两年后下任回家柳如是与钱谦益。柳如是开始给周道登的母亲做侍婢,后来做了周道登的姬妾,很受宠爱,因此被旁的姬妾忌妒,诬陷她和男仆人有不正当关系,周本要打死她,周的母亲把她卖到妓院,受到第二次流落,这时柳如是只有十四岁。

后来柳如是到了松江,这时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政治一团黑暗,知识分子纷纷结成党社,议论朝政,形成东林党与复社的活动基地。

柳如是在松江结识了不少名流文士,以她的风姿和才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文人才子相处,柳如是不仅诗文日益精进,也受到民族意识爱国思想熏陶,成为几社的女社员,关心大局,以天下为己任。她喜穿儒服,和诸文士平起平坐,诗赋酬答,人们称她为“柳儒士”,表现了她渴望平等自由为争取人的尊严而抗争的精神。

柳如是饱尝人世辛酸,作过被逐的婢妾,青楼的妓女,盼望跳出火坑的心情十分迫切,虽然有许多王孙公子希望得到她,但真正爱她的人并不多见。有位姓宋的是个多情的才子,曾经到柳如是所乘的船上来求见,为了试探他是否真挚,柳如是说:“你如果对我有真心,就跳到水中等着”。宋果然不顾天寒水冷,跳到水中。柳如是非常感动就与他交好,情感十分融洽。

这件事传到宋母耳中,她马上大发脾气,把儿子叫来,让他跪在地上用棍子打他。由于家庭压力,宋和柳如是疏远了一点。不久松江知府下令驱妓,柳与宋商量对策,宋劫犹豫不决只能含糊其辞叫柳如是暂时避让一下,以后柳如是就和宋断绝了。

柳如是一度和几社的首领陈子龙结交,陈很有声望,最后因抗清失败自杀。陈柳有不少唱和酬答的诗词书信流传至今。

柳如是二十四岁时,终嫁给了钱谦益,钱在政治上为东林领袖,文坛上是“当今李杜”,各方面条件都较好,虽有正室夫人,但对柳如是以礼相待,钱柳结合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双方年龄过于悬殊,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

钱待柳如正妻一样,为她造了一座绛云楼,和柳在一起读书吟诗,别有一番情趣。有时钱不想接待宾客,就由柳代为应酬,穿上儒士服装,谈笑风生。钱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秘书”。不过他们之间以种种原因,不能说是十分美满,柳如是的内心总不免悒郁少欢。她写了许多诗词、她的词远远超过钱谦益,而在人格气节方面,钱更及不上她。

甲申之变后,南京建立了弘光政权,钱谦益竟然和奸党阮大铖马士英等同流合污,做了礼部尚书要职。柳以夫人身份去京口(镇江)劳军,到抗金女将梁红玉墓前凭吊,表现了她保卫民族独立,抗击清兵入侵的伟大抱负。

第二年清军南下,到了历史考验关头,柳如是劝钱殉国尽节,要与他双双投水尽节,钱没有决心与勇气用手在水中试了一下说:“太冷了,怎么办”!柳如是正准备投水,又被钱死死拖住。

钱降清后做了礼部侍郎及翰林院学士,奉召入京时柳如是拒绝同去。后来钱柳二人同游拂水山庄,看见石上泉水,澄洁可爱,钱想脱鞋洗脚,柳在旁冷笑说:“这里不是秦淮河”。钱降清后曾悔恨地说:“要死,要死”!柳責备说:“你应死在乙酉,死在今日,太晚了。”

那么柳如是为什么不离开钱谦益呢?

原来,钱虽然于大节有亏,但民族意识没有完全泯灭,暗地参与反清复明活动,顺治五年,因资助黄毓祺图谋反清一案,被捕入狱,柳如是以犯人家属身份跟钱同去,钱被释放,对柳十分感激,写下“从行赴难有贤妻”的诗句。这就是柳如是没有离开钱谦益的原因。

柳如是坚持抗清始终如一,为了帮助姚志卓起事,她把所有的私蓄拿出来使之成为一军。黄宗羲在“思归录”中说:“顺治七年,谦益曾袖七金赠余曰:“此内子(即柳夫人)意也。”可见柳如是对钱的推进作用。

八十三岁钱谦益病故,族人争夺遗产,凌辱柳如是,她留下一纸遗书,从容自尽,抗议并控诉了迫害她的封建社会。

她的继子为了感念,以亲母之礼将她安葬于拂水山庄。传说柳如是的棺木是悬在山崖间的,表示不愿埋在清朝的国土上,这件事直到后世常熟还有遗迹可寻。

《柳如是尺牍》中载有如是书信,她常和文人名士书信往来,自称“弟”,常身穿儒服,钱戏称“儒士”王国维题“湖上草”绝句一首:“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唐突甚,蓟门朝士几须眉”。柳如是以她的凛然大义,民族气节早就胜过一般屈辱求降的朝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