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自成崛起的太快了刘宗敏,根基不稳固。

我们来看看那些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比如朱元璋刘宗敏。

朱元璋1355年已经是淮西地区起义军真正的领袖刘宗敏,但是因为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朱元璋一直在淮南和江南地区经营了12年,一直到1367年他彻底扫平江南陈友谅、张士诚等群雄,统一江南后才开始把北伐提上议事日程。

以五代十国的南吴创始人杨行密为例,他从公元886年开始经营淮南地区,一直到公元902年才出兵以唐昭宗名义出兵北上与朱温争夺天下,此时杨行密在淮南地区已经经营了16年了。

再以五代十国的后梁太祖朱温为例,他在公元883年就被封为汴州节度使,驻地是今天开封,他一直经营开封长达20年,一直到公元902年才开始率军西进,迎回唐昭宗。

从以上三位成功起义军领袖的事迹看,他们之所以能最终成功,和他们苦心经营根据地是分不开的。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杨行密、朱温,他们开始争夺天下时,他们自己的根据地已经经营十年之久,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就是他们能屡败屡战,不惧失败的底气。

而李自成并不是这样的,他在崇祯十三年才开始进入河南,开始真正做大,到崇祯十六年才击败孙传庭。在此期间,李自成其实依然保持流动作战,没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这就是为什么李自成在一片石失败后,始终不能“振作”的真正原因,他缺乏一个经营了许多年的根据地。

谢邀。当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带领下,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此时农民起义军进行了逼迫朝廷命官交赎金,整个北京城被弄得乌烟瘴气。李自成忙着在金銮殿坐龙椅,穿龙袍,左拥右抱崇祯留下的妃子。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哪都觉得新奇。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此时刘宗敏想出了压榨明朝官员银两的绝招——交钱买命,否则留钱别留命。当拘捕了平西王吴三桂的父亲时,刘宗敏在吴府一眼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妇。

只见这女人轻施粉黛,眉目含情,娉娉袅袅如春风拂面,举手投足似风情万种,说不尽的妩媚道不尽的风流,如嫦娥驾临西施再生。乖乖,刘宗敏这位硬汉不觉得软了半边身子,心想,这娘们要是收入我府里就好了。

刘宗敏是李自成的得力大将,随李自成起义最早,战功卓著,这次刘宗敏就住在李自成旁边的慈宁宫。

刘宗敏看罢,走上前笑嘻嘻开口问道:"小娘子,请问尊姓大名,何家人氏?"奴家陈园园,平西王家小妾。"刘宗敏一听,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让士兵把陈园园送到他住的慈宁宫,声言要好好审问一下陈园园。

其实刘宗敏把陈园园弄到后宫时,李自成就知道了,李自成命人让刘宗敏放掉陈园园,并传话说,吴三桂马上要投降了,此时不应该动他的父亲和妻妾,否则逼反吴三桂就麻烦了,我们起义军讲点信誉,不然何以服众?

刘宗敏就是不听,并反驳道:"大家都是贼装什么假正经,你能做皇帝,老子吃点腥怎么了!难道行你吃肉,就不行我喝汤?"李自成听后,无奈的摇摇头。

综上所述,刘宗敏霸占陈园园,李自成是知道的,但他也没办法,此时诸将早已没有了当初情同手足的感情了。这也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撰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

在明末清初的大舞台上,陈圆圆不是战场勇士,却追随大军,辗转南北;不是政治人物,却能出入宫廷、王府内外,与王侯将相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她没有参与甲申巨变,却是这一浪潮中的波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尤其是与吴三桂的爱情佳话,对时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是绝世佳人,一个是乱世枭雄,他们的结合有一段传奇而曲折的经历。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1642年,吴三桂原本镇守宁远一带,那年秋天,皇太极派阿巴泰讨伐明朝,一直打到山东等地。次年春,吴三桂奉崇祯之命,率师驰援京城。同他一起驰援的,还有山海关总兵马科、山东总兵刘泽清等数镇兵马。大学士周延儒督战,集结明军,在京城附近与清军展开交战。多数将领不战而逃,只有吴三桂、马科所率部队勇敢作战。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事后,崇祯把吴三桂等人请入宫中,在武英殿设宴,慰问他们。崇祯特别欣赏吴三桂,将他看做关外的骨干,对其寄予厚望,还特赐尚方宝剑。吴三桂“慷慨受命,以忠贞自诩也!”本来清军撤退后,京城告急得警报解除,吴三桂也不能久留京城,准备返回宁远。忽然,京城达官田弘遇邀请他到府上“观家乐”。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这位田弘遇原是一小官,他的养女却成了崇祯的妃子,而且很受崇祯宠爱。田弘遇也因此身价倍增,官拜右都督。他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在京城“窃弄威权”,没一个人敢得罪他,大家敢怒不敢言。后来,田弘遇的养女去世,他失去仰仗的资本,权势大不如从前。他看到吴三桂年轻有为,又受皇帝倚重,便有意结交,想将其发展成新的保护伞。于是,趁着吴三桂在京办事之机,将其请至府上。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吴三桂收到邀请,便欣然前往。因为田弘遇皇亲国戚的身份,他能受此青睐,心里自然高兴。此外,吴三桂长期驻守边关,条件艰苦,趁此机会也能风花雪月一番,何乐而不往!

刘宗敏:同样都是农民起义领袖,别人能够成功,李自成为什么却失败了?

几人推杯问盏,酒兴正浓时,田弘遇吩咐府上一群歌女出场。几位妹子浓妆艳抹,各个花枝招展,在场的汉子赞不绝口。其中有一位歌女,天生丽质,一边唱一边跳舞,体态轻盈,音质清丽。吴三桂看得“神移心荡”,对田弘遇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圆圆吗?真有倾城之色!”田弘遇善于察言观色,很快便看出吴三桂的心思,便命陈圆圆给他斟酒。

吴三桂常年忙于军务,听到的都是军中号角之声或厮杀之声;看到的都是烽火狼烟或千军万马。但在田府,他看到世上最美的女子,别样的风情,难免有些流连忘返。

这位陈圆圆本是明朝末年,江南著名网红,后流离失所,被田家收留。田弘遇本想将她送给崇祯,不料崇祯没有领情。为结交吴三桂,他又让陈圆圆出面,陪三桂饮酒助兴。宴会上,吴三桂明里暗里已经流露出钟情圆圆之意。田弘遇顺水推舟,将陈圆圆慷慨赠予。吴三桂得一绝世佳人,自然喜出望外。不过,吴三桂也没有白拿人家,他很快就拿出金银珠宝回赠,并承诺保障田家在乱世中的安全。

至于陈圆圆,心里自然很愿意。因为跟着年迈的田弘遇,前途肯定不如年轻有为的吴三桂。将来不管是上升通道还是安全感,吴三桂都能充分给予。虽然吴三桂已经有了正房,但即使做偏房,这对沦落风尘的陈圆圆而言已属高就。

吴三桂得陈圆圆没几天,关外告急,崇祯不断地催促他返回边关。虽新婚燕尔,但三桂不敢抗命,再次奔赴宁远。他没有想到,这一去,竟会成为君臣永别,他所忠心的明朝很快便分崩离析,而陈圆圆也因此遭遇重重磨难。

1644年,李自成攻下京城,为了筹措军需粮草,他派遣刘宗敏到处抄明朝官员的家。这位刘宗敏,典型的缺乏远见,竟然打起吴三桂家的主意。当他看到陈圆圆时,就像老鼠看见大米,陈圆圆也因此落入刘宗敏之手。此时,从边关赶往京城勤王的吴三桂,听闻崇祯去世、家中不幸的消息后,再权衡利弊得失,便“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心投靠清军,共同剿杀李自成等人。没多久,李自成便被清军打得狼狈不堪,仓皇出逃。吴三桂在乱军中寻得圆圆,两人军营团聚。此后,陈圆圆便一直追随吴三桂,从北方到云南,还曾在平西王府“宠冠一时”。

秋媚说:陈圆圆虽才艺双绝,名动一时,却依旧没能逃脱红颜薄命的规律,早年颠沛流离,成为枭雄的猎物;中年有栖息之地却成明日黄花,被吴三桂冷落;晚年又因三藩之乱,只得隐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