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姐姐,1个妹妹康熙十三子。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死后,上谥号为“贤”,雍正帝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
=================================================================
母妃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
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二十六年生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三十年生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初为庶妃(即尚未轮到册封的后宫女人),闰七月初二谕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其追封为敏妃。
”
章佳氏在康熙朝得到的最高封号就是敏妃,地位和其他的妃嫔没有什么不同。
雍正元年六月,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晋为皇考敬敏皇贵妃。九月,祔葬景陵。
胞妹
十三公主于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受封和硕温恪公主,下嫁仓津。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因难产去世,遗下两个双胞胎女儿。
十五公主于康熙四十七年受封和硕敦恪公主,下嫁多尔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归宁,十二月初三逝世。
福晋
封诰命的有嫡福晋一个,侧福晋三个,庶福晋两个。
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等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格格石佳氏;格格纳喇氏。
子嗣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康熙六十年,嫁精奇哩氏萨克慎;乾隆四十一年卒,年七十四岁。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乾隆三十六年卒,年六十六岁。嫡妻纳喇氏。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二年,嫁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雍正四年卒,年二十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生,母庶福晋石佳氏;康熙四十八年卒,年二岁。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生,母侧福晋富察氏;康熙五十年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四十九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原怡亲王世子,雍正六年卒,年十九岁。
嫡夫人富察氏。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jiǎo ),康熙五十二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乾隆二十九年薨,年五十二岁。嫡福晋西林觉罗氏。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初,抚养宫中。
七年十二月,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九年卒,年十八岁。
第五子弘[日兄](kuáng),康熙五十五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卒,年七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昑(qǐn),康熙五十五年生,母为侧福晋乌苏氏;雍正七年卒,年十四岁。
第七子和硕怡亲王弘晓,康熙六十一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乾隆四十三年薨,年五十七岁。嫡福晋李佳氏。(胤祥去世后,当时年仅八岁的弘晓承袭了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由幼子来袭爵可能是胤祥为了表示怡王一脉无意干涉朝政而做出的决定,意图让手中的权势随自己的死与怡王府断开,免招新皇之忌,保全家人及后代。
)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五年卒,年三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生,母为庶福晋纳喇氏;雍正五年卒,年二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