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绍王完颜永济是金世宗第七个儿子,先后被封为滕王、潞王、卫王完颜永济。章宗死时无嗣,平章政事完颜匡、宦官李新喜等人传遗诏,立完颜永济为帝。次年,改年号为大安。永济帝在位期间忠奸不分,任用佞臣庸将,最终自取其祸,落得个被人毒杀的下场。完颜永济即位时,正是金朝内外交困的时期。
一方面,金国经历了李妃乱政,走向了衰弱,朝堂之上,奸人当道,那些真正能够为金国出谋划策的有识之士,却被排斥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北方草原上蒙古部族兴起,成吉思汗在斡难河畔建立了蒙古汗国,公然竖起了反帜,反抗金国的统治。大安二年(1210年),永济帝诏传成吉思汗,觐见新皇,成吉思汗却认为永济帝昏庸无能,不配做天下之主,拒不奉诏。
永济闻讯后,很是生气,打算伺机除掉成吉思汗。没想到,这年刚过,成吉思汗就亲率大军,南下攻打金国。完颜永济得到消息后,暴跳如雷,立即派遣了几十万大军分路剿杀蒙古大军,但是先后被蒙古大军击败。完颜永济又命完颜承裕为将,集结45万大军在野狐岭与蒙古军队展开了大决战。
是役,金军溃败,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实力严重地被消弱了。野狐岭大战后,蒙古大军一路南下,于同年十二月,大军兵临中都城下。完颜永济采纳主战派完颜纲、髙耆年等主战派的建议,加固城防,顽强抵抗。蒙古大军久攻不下,于是掳掠大批财货,退兵返回了蒙古。中都保卫战的胜利,让完颜永济看到了希望,在至宁元年(1213年),他派遣尚书左丞完颜纲领兵10万在怀来(今河北怀来东)、缙山(今北京延庆)地区与成吉思汗展开激战。
金军又一次大败。这一役,金军精锐尽失,损失极为惨重。蒙古大军乘胜南下,接连攻下了居庸关、涿州和易州(今河北直隶西部)等地,很快逼近中都,此时负责防守中都城北的是右副元帅胡沙虎。胡沙虎军事上无能,在政治上又极富野心。两年前,他在与蒙古军队的作战中临阵脱逃,完颜永济却并没有把他治罪,后来更升他为右副元帅屯兵城北,抵御蒙古人的攻击。
蒙古大军逼近时,胡沙虎却没有忙着整军备战,而是整天纵马游猎,不理军务。完颜永济派人责备,他反而大为生气,与手下人密谋作乱。这年八月,胡沙虎一切准备就绪,诈称中都城中有人作乱,奉诏讨逆,率兵进入了中都。随后,杀掉皇宫卫士,占据了皇宫。他本来打算僭位自立,又怕激起了金国上下的反对,于是自称监国都元帅,劫持完颜永济出宫,后来在丞相徒单镒的建议下,拥立章宗的哥哥完颜询为帝。
时过不久,他又偷偷地派人鸩杀了完颜永济。完颜永济的丧命能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察人不明,又听不进忠臣的劝谏。胡沙虎临阵脱逃,他不1以惩戒,反而委以重用,最终自取其祸,为人所杀。宣宗即位后,迫于胡沙虎的淫威,降封完颜永济为东海郡侯。胡沙虎死后几年,宣宗这才于贞祐四年(1216年),追复他为卫王,谥曰“绍”,这就是金朝历史上的卫绍王。
当然有了,电视小说里都提过的~~
完颜姓由来完颜永济:
单一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安出虎水女真完颜部,属于以氏族部落名称为氏,或以居邑名称为氏。
女真,或女贞,亦作“女真族”,源自三千多年前“肃慎”。
汉朝至晋朝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朝至唐朝时期称“靺鞨”,辽国至金国时期称“女真”,清朝以后称为满族。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史籍《金史·世纪》中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
”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金国;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传承完颜·阿骨打的原国称,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公元1644年女真族人(满族)入主中原大地,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
宋、元时期,女真族形成和崛起,从根本上改变广东北地区的历史,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直,也写作女质。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公元七世纪。
史籍《金史》中是这样记述女真族的起源的:女真族的始祖函普,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在唐朝贞观年间,因氏族离散,年逾六十岁的函普,从高丽旧居出走。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丽,只有保活里随他出来。走到完颜部时,正巧碰上人们互争财物,械斗不已,函普出面调停,平息了事态。
作为酬谢,完颜部送给了他一头青牛。为了在当地站稳脚跟,函普又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和完颜部的一个六十岁老妇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们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完颜部人。
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是由这一带的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
完颜,即今黑龙江哈尔滨阿什河流域的称谓。
“完颜”一词,是从汉语“蜿蜒”音转的女真语,是依傍绥滨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后,就以蜿蜒河之名来作为姓氏。“蜿蜒”、“完颜”乃是同音异写。所以,完颜部作为黑水靺鞨一支,是从蜿蜒河畔辗转游徙,迁移至阿什河之滨的。
天长日久,女真语“完颜”演变为汉语的“王”。
完颜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从长白山移居黑龙江中游,而完颜部就定居在完达山。完达山,相传是完颜部人女真王到过的地方,主峰在黑龙江中游北岸的今俄罗斯国境内。完颜氏是金、元两朝的著姓,后多改汉姓为王、汪,近年来有许多完颜氏后裔又申请改回为“完颜”,民族属性亦改回为“满族”。
据史书记载,完颜部女真完颜·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1115年,终于公元1234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一百一十九年。著名的清朝姓氏学家张澍曾说:“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
目前,安徽、福建、台湾都有金国女真宗室完颜氏的后裔。而金国灭亡以后,完颜·守祥东归,其后世子孙得到后金政权(清)的认可,被纳入镶黄旗满洲。
今日完颜氏多改为汉字单姓为王氏、汪氏、完氏、苑氏、粘氏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