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封号“平阳”的公主有七位,这里介绍其中最有名的那位,即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史称平阳昭公主平阳公主。
一、人物简介:
平阳公主出生日期不详,逝于公元623年。她的名字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有人称其为 李秀宁。
  平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国女将军,才识出众,胆略惊人,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她生前被封为“平阳公主”,死后谥号“昭”。
她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窦皇后,亲生哥哥是唐太宗李世民,丈夫是谯国襄公柴绍。她有两个儿子,柴哲威和柴令武,前者袭国公爵位,曾任安西都护,后者娶妻巴陵公主,但参与了房遗爱谋反案,最后于华阴自刎。
  
二、生平事迹:
南征北战:
公元617年5月,李渊起兵太原,李秀宁从长安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李秀宁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最终使势力远远超过她的何潘仁甘愿做其手下。然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
  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李秀宁。但是她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李秀宁令出必行,组织和指挥能力出众。她的军队纪律严明,老百姓将李秀宁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李秀宁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李秀宁已经在关中打下大片地盘。
  随后她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她的丈夫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李秀宁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于11月兵打一处,攻克长安。
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
  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攻陷长安后,配合李世民扫荡陇西之地的势力,平阳公主驻守山西。山西是李氏一族的大本营,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在娘子关,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军礼下葬:
长安之战以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六年之后她去世。平阳公主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
  “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反驳他:“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昭”。
  这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她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平阳公主武略出众,在指挥军队方面天赋极高。不同于花木兰这样的传奇故事,和梁红玉、冼夫人、秦良玉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真实巾帼英雄。
  

  《红拂女》篡改历史很多平阳公主,但最让人受不了的平阳公主居然被李密强暴,真不知这个编剧导演怎么想的,众所周知平阳公主是唐朝著名女将,是开国元勋柴绍的夫人,什么时候被李密(剧中叫李可)强暴过啊,真是无稽之谈
  历史上的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娘子军
  隋唐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重要的时代特色。
  在中国古代妇女生活的历史 长卷中,隋唐时代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面。回顾隋唐军事史,也可以看到妇女参 与其中的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文化场景。
  隋末天下大乱,义军蜂起,见于史籍的武装反隋力量北至今山西、河北北部 ,南至南岭,东至海滨,西至河西走廊,大小数以百计。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至十二年(公元615年-616年)前后,并州地区起义力量 日益壮大,汾河两岸义旗竞举。在这样的形势下,隋王朝太原留守李渊听从次子 李世民的劝说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起兵。七月,进军关中,十一月攻 占长安。
  次年五月,李渊代隋称帝,国号"唐"。
  在李渊父子反隋立国的武装斗争中,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平阳公主统领的"娘子 军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阳公主在李渊父子决策起兵时,让丈夫柴绍速往太原参与,自己则独立在 关中组织武装策应。
  《旧唐书·平阳公主传》记载:
  义兵将起,公主与(柴)绍交在长安,遣使密召之。(柴)绍谓公主曰:"尊 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惧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 :"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
  (柴)绍即间行赴太原。
  公主乃归户县庄所,遂散家私,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时有胡贼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公主遣家僮马三宝说 以利害,(何)潘仁攻户县,陷之。
  (马)三宝又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 利等,各率众数千人来会。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马)三宝、(何)潘仁 屡挫其锋。
  公主派遣密使东行,将军情上报李渊,李渊大悦。
  及义军渡河,遣(柴)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主。
  时公主引精兵 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与(柴)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平阳昭公主》写道:"(柴)绍及主对置幕府,分 定京师,号'娘子军'。"关中平定之后,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 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平阳公主薨。在举行葬礼时,唐高祖李渊打 破旧制,坚持以正式的军乐军礼送葬。
  唐高祖还诏命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李唐皇 室中能够出现平阳公主这样的"伟烈"女子,表现出胡风尚武好勇的倾向。
  
  (摘编自《中国女子从军史》,王子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