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火箭军给国人的承诺故宫角楼上空现七彩祥云。国之重器大家族中除了东风之外,还有一款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深海巨浪,也就是题主所讲的,巨浪系列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是我国潜射弹道导弹的代号故宫角楼上空现七彩祥云,我国在潜射弹道导弹领域发展没有陆基弹道导弹发展那么快,这也限制了我国海基战略核威慑发挥,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因此,巨浪系列潜射弹道导弹关注度并不是很高。
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自主研制出了国产战略核潜艇,由于配套的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研制工作没有跟上节奏,因而我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092型出现了很尴尬的一个时间周期,我们的092型战略核潜艇处于一种“有艇无弹”的境况故宫角楼上空现七彩祥云。
我国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1号,属于一款典型的中近程潜射弹道导弹,射程只有2700公里。在今天的境况下,2700公里的射程的确有些难如众军迷的法眼,射程是近了点,但总比某国的700公里多,首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这个巨浪-1号潜射弹道导弹研制成功后,对于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助益的。我们的巨浪-1号上岸之后成为东风-21型中近程弹道导弹,在东风-21的基础上拓展出了著名的东风-21C和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成为东风系列中近程弹道导弹的主力型号。
巨浪-1号射程近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我们在第二代战略核潜艇上推出了巨浪-2型远程潜射弹道导弹,将射程从1号时期的2700公里提升至8000公里。神秘了很多年终于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上公开亮相,要知道俄罗斯最新的北风之神级搭载的圆锤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也就是8000来公里。
从巨浪-2号开始,我们算是赶上国际水平了哈,至少射程达到国际上的水准了哈。根据媒体披露的未证实消息,我国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号正在研发当中,未来将随着我国新一代战略核潜艇一同服役。
由于巨浪系列弹道导弹官方披露的消息的并不多,因而不宜过度解读。总的一句话说,今日的巨浪以早非几十年前的巨浪了,未来的巨浪会越来越好,正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故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得,印象很深。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召见臣子和生活办公的地方。集中国古建筑之大成,气势宏伟,金壁辉煌,以埔大理石路面进入故宫,高大宫门给人印象大气非凡,一种神密之感油然而升,埔满青砖的广场四周摆放很多大缸,这是防火用得,正面拾级而上为大和殿高大辉煌,建筑材料珍贵的金丝楠木,全为卯榫结构,没一根铁钉,经风遭雨至今六百多年,依然完好,可见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留下辉煌一页。
同样乾清宫,养心殿,都是伟大建筑拍摄的好景点。
微花园专供帝后游赏观花的皇家园林,亭台错落有致,秀美雅典。北方在这能见江南园林的特色堪称一绝,精巧典雅,小桥流水奇花异草随处可见,都为美景。
因时间久了,有些已记不起来,觉得宫里都是景,随便找一物一景拍下都是不错的题材。
最能代表中国的暴力美学的武器为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号称东方的钢铁巨兽“费迪南”,它鲜为人知,却威力惊人。粗看了一下各位答友的回答,“代表中国暴力美学”问题下,之前各位所列举的武器都是人家有我们也有的,比如主战坦克、火箭炮等等—不过是各有改进和特点而已。个人认为还不足以代表真正中国制造特有的巅峰审美。但要说这世上独一份的自行反坦克炮(类似德国二战那样的专职反坦克的装甲矛头)——非我们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莫属!而且它独特的焊接装甲和发动机前置设计,都体现了我们中国人不亚于当年德国人对装甲美学的理解和应用。
更不为人知的是,89式自行反坦克炮使用的并不是源于苏系的125毫米滑膛炮(目前国内的96式、99式甚至出口泰国的VT4都是125毫米炮),它使用的是咱们自己研制的120毫米高压滑膛炮。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半自动装弹机与苏系容易殉爆的炮塔下轮盘机也完全不同,它的弹药舱设计在炮尾,上有爆炸泄压板,避免了殉爆后炸飞炮塔的惨烈后果。
事实上,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起源很早,1967年春,中国就展开了新型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战技指标论证工作。不久,作为二代坦克的主要武器,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火炮也展开了论证和相关的研制工作,这个起点,并不比美国的起点低。
当时我们是坦克炮研制进展顺利,然而搭载坦克炮的新型坦克底盘搞了很久没有搞成。按当时的体制,眼看作为新型坦克配套的120毫米炮就要下马了,但某厂确实很有“意识”和担当,他们私自冒险决定将120毫米坦克炮装在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321型底盘上,进行了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和穿甲弹的工厂定型试验。
结果试验的成效之好,大大出乎中央预料。
1988年到1989年初,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试用。1990年,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复:“同意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武器系统设计定型”。
该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大口径高膛压自行反坦克炮的空白。其主要性能指标(如炮口动能、直射距离、穿甲威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同口径火炮的先进水平!
顺便说一句,89式120毫米自行火炮几乎和88式坦克一同列装部队,但很快出现了一个令装甲部队尴尬的事实:88式坦克上采用的105毫米线膛炮的威力差89式120毫米滑膛炮很远,也就是说,在2005年之前,共和国装甲师中威力最强大的不是装备数量最多的主战坦克,而是数量珍贵、作为辅助防御和远程遏制力量的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这种情况,其实直到99式坦克大批量装备部队才得以改变。
点到为止吧!
总之: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无愧于中国人自己独立设计制造的、即有暴力美学特色又有实际威力的武器!
------
最后,来张89式自行反坦克炮在冬季的雪域高原行进的“靓图”作为结尾!(你懂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