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长坂坡之战。”但其实在正史中关羽的武艺是三国第一,但是长坂坡如果换做是关羽,他会死于曹操之手,绝不可能七进七出,至于原因我们一起来分析。
1长坂坡之战、二者的武器决定了突围能力
世人皆知长坂坡之战,赵云的武器是龙胆亮银枪,而关羽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我们不难理解两种兵器的使用方法,枪乃是以突刺为主,而长刀是以挥砍为主。也就是说在突围方面枪要胜于刀,两军对战时长刀的作用更大一些,因为一个挥砍就能砍死很多人,二者各有千秋。但就突围而言赵云和他的长枪要更适合一些。
2、曹军对赵云和关羽的态度会截然不同
曹操是奸诈的,但同时又是雄才大略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曹操是个爱才之人,所以下令要生擒赵云,这给了赵云突围的机会。可能有人会讲,曹操不是很敬重和喜爱关羽吗?正是曹操敬重他,想招降与他,可关羽却依然追随刘备,若战场上再碰见,曹操不会放过关羽,虽然他欣赏关羽,但放了他无疑会对曹操的事业发展造成阻碍。
3、年龄决定了赵云要强于关羽
关羽虽是万人敌,但也逃不过岁月的洗礼。赵云要比关羽年轻的多,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年轻人的身体和体力更好,所以能突围成功,而年纪稍大的关羽就未必然了。
综上,长坂坡七进七出只能是赵云,关羽不能。
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是演义的加工,而真实的长坂坡之战一点也不激烈,而且死的大将也较少。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荆州。按照他的设想,本以为会发生一场大战,刘备和刘琮会成为他攻占荆州的绊脚石。但没想到的是,坐拥荆州,兵数多达十余万的荆州牧刘琮,却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不战而降。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刘琮投降的决定,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给刘备。等到刘琮让宋忠前去告诉刘备时,曹操大军已经抵达宛城了。大惊之下,刘备愤怒刘琮的无耻之举,一气之下直接把宋忠给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他劝说刘备趁机攻打刘琮,从而占据了荆州这一块兵家必争之地。拿下荆州后,再以据城而守,联合江东孙权来全力抵抗曹军。但是,刘备认为就算拿下荆州也难以守住,最后选择了撤退。
当听到刘备要撤走后,刘琮身边的人,以及荆州襄阳一带的百姓都选择跟随刘备,人数一时间也达到了十余万。在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时,曹操很是高兴,但听到老对手刘备逃走后,顾不上喜悦,直接带着包括曹纯和虎豹骑在内的五千精锐骑兵前去追击。
虎豹骑是曹操麾下一支精锐的铁骑,曾斩杀过袁谭、塌顿、成宜,以及李堪等人,战绩十分地辉煌。刘备率领数千步卒及十余万百姓,日行十余里,已行至当阳,距离江陵也只不过100多里。
曹操怕刘备先一步占据江陵,便星夜带着精锐骑兵追击,一日一夜三百里奔袭,第二天便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军队。经过长时间的奔袭,曹操所率领的铁骑还是很疲惫的,如果刘备当时率领步卒结阵来抵抗的话,势必有一战之力。
但是,在听到曹操率军追杀过来后,当时跟随刘备撤退的百姓便先一步乱了起来。在慌乱之中,刘备的军队就这样被百姓给冲散了,只好各自为战。而曹操在看到这般乱象后,也是头疼,根本无法精确地对刘备大军进行有效击杀。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下令把骑兵散开为战,主要是抢夺刘备军队的辎重,以及抓俘虏,其次才是活捉刘备。面对曹操精锐的骑兵,刘备的军队被冲散后,身边只有诸葛亮、徐庶、张飞,以及赵云等数十骑。
所在,在情况紧急之下,刘备也顾不上家眷,只好带着数十骑往东北方向,汉津一带逃亡。同时,刘备还吩咐张飞去断后。张飞得令后,迅速收拢了附近散卒二十余骑,到长坂桥断后,为刘备争取时间。
而刘备等人的逃亡中,赵云也在途中走散了。赵云和刘备走散后,并没有急着和刘备汇合,而是去寻找刘备的家眷去了。
他单枪匹马冲回长坂桥,和曹军厮杀,边打边走。虽然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纯的虎豹骑所擒,就连徐庶的母亲也落入敌手,但是赵云也找到了甘夫人和刘禅。
而带着甘夫人和刘禅去和刘备汇合的途中,虽然也遇上曹军,但是凭借赵云的武艺,最后还是成功的和刘备汇合。而张飞在长坂桥断后,是据水断桥,而且还在后方以埋有伏兵的姿态面对曹军。
以曹操多疑的性格,看到张飞一人据水断桥,而且他也知道张飞的武艺,最后并没有轻举妄动。就这样,虽然刘备势力损失惨重,但是势力的核心成员还在。而且,为了避免陷入曹操的包围圈,刘备审时度势,直接放弃进入江陵而走江夏。
在关羽水军,以及刘琦的接应下,刘备等人最后得以栖身于江夏,并与江东的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
而与真实的长坂坡不同,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之战,赵云在寻得刘禅时,糜夫人投井而死,而赵云在护送刘禅的途中,更是杀了夏侯恩,夺取了青釭剑,而后又是杀得七进七出,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
此外,赵云还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而张飞更是大喝一声,吓死夏侯杰,整个长坂坡之战的战斗场面很是激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