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与孙中山先生有关3月18日是什么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致力于改造中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者。他也是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和植树造林重要性的人。
1883年3月18日是什么节,当时只有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回国,在他的故乡亲手栽种下一棵檀香山酸豆树。其后,孙中山先生起草了著名的《上李鸿章书》,正式提出了若想中国繁荣富强,必须兴农学,讲树艺的主张。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开始计划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造林,并在广州的一次演讲中提出,要防水灾和旱灾最根本的方法是要造全国规模的森林。
在孙中山的影响力下,1915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将清明节定为了植树节3月18日是什么节。但由于清明节对于南方进行植树来说过于迟,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将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做为了植树节。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三月三称之为上巳节,也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上巳节是一个用来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黄帝就是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的诞辰。
至于为什么叫做中国的传统情人节,有这么一个滚磨成亲的节日传说,讲的是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上古时期,世界上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只有伏羲和女娲两个人存活了下来,为了人类的延续,伏羲和女娲两个人就滚石磨测天意,最后结发成了夫妻,生儿育女,捏土造人。传闻伏羲和女娲滚磨成亲的那一天是三月初三,因此后来就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了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说爱定情的日子。
三月初三的习俗是吃鸡蛋,古时候的人们用三月三这一天吃鸡蛋的方式来纪念祖先,并沾沾灵气,祈祷平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