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维也纳出现了一个脱离原有的艺术的分离运动席勒式,这就是维也纳分离派,克利姆特是这场运动的领导。克利姆特曾经在工学院读书,他的老师也很有名气,据说在当时是很有现代思想的,克利姆特年纪轻轻就搞到了一些重要项目。克利姆特后来也收了很多学生,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就是画家席勒了。
用绘画表现真实的思想,被画家席勒用一种纯属个人的方法推广到了极限席勒式。席勒是个暴躁的年轻人,他绘画能力很强,他崇拜克利姆特,从克利姆特那里得到鼓励,但席勒的创作生涯很短,他从1906年起当学生,到1918年就去世了。他的作品当时曾引起风波,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他的素描和画作,充分暴露了他的特点,而当有人说他俗不可耐时他当真表现出惊讶不已。维也纳充满了矛盾,宫廷的生硬礼仪,掩盖着一个垂死的帝国,压抑人的道德礼教,引起反作用。
弗洛伊德的说教揭露了人类灵魂中一直隐藏的东西,表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成就,然而就弗洛伊德本人而言,他对自己的发现却举棋不定,并没有感到离经叛道的乐趣席勒式。席勒的绘画反映了他的担忧,他的遐想,以及他对自己无情的责罚。他的人物常常处于虚空之中,有时会勾出轮廓,长度会加以夸大。他画的街头顽童,看起来是受忧愁之苦,恰与皱巴巴的衣裳和挥舞的手臂相呼应。他在作品中突出了人物的忧虑。
席勒只活了28年,他的存在仿佛是一道闪电一样,只是一瞬间的绚烂,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他独特的艺术光辉,至今仍照亮着欧洲艺坛,影响着遥远东方的我们。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奥地利出现了新兴的分离派,席勒便是其中的主要成员,作为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弗洛伊德和尼采思想的影响,他用他的画笔表现他内心的惊世骇俗,毫不掩饰地反映他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风景给人的感觉都是一种惊恐不安的状态,强烈的生的欲望和对死亡威胁的恐惧仿佛是一张无形的网,在他的作品中交织着,让人感觉到他内心的挣扎。
席勒擅长画肖像,画过很多幅自画像,他笔下的人物线条坚硬冷峻,用一双惊恐的眼神无望地打量着这个复杂的世界。
席勒用他敏锐的感觉和天才的画笔来表现他眼里的世界,揭露人性的本质,是一个艺术的殉道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