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这个其实被神化了约法三章,汉朝还是用的秦法,
刘邦打下咸阳之后,为了安抚咸阳的老百姓,对老百姓说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约法三章。并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 法三章。
但是约法三章,汉朝统一后,认为“三章之法”不能压制奸邪,于是依然实行的依然是秦法,而且,认为秦法也太少了,还增加,一些,这就是汉《九章律》
《汉书·刑法志》:“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汉朝的法律是《九章律》,是丞相萧何参照秦律制定,在秦律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
至于文景之治,这个怎么说呢?你没发现,历朝历代的治世,都在中前期吗?
比如西汉文景之治、东汉明章之治、唐朝贞观之治、明朝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
为什么都在前期呢?因为前朝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太多,土地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矛盾激化,于是就发生动乱,古代土地承载的极限是五六千万人(清朝除外),当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出现农民造反。
而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十室九空,剩下一千多万人,养活6000万人口的土地,养活1000多万人,能不是治世吗?
古代的治世,并没有那么神奇,依然会饿死人,但是,相对于乱世,没有战乱,就是治世了,
约法三章指订立简单条款,以资遵守的意思。这个词出自《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灞上。仅仅即位46天的秦王子婴看见大势已去,只好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自己的脖子,封好皇帝玉玺,向刘邦投降。
刘邦本想马上进驻咸阳,掠取秦宫的珍宝和美女,享受富贵豪华的生活。这时,手下的樊哙和张良劝阻刘邦说:“现在天下大乱,大王如果不先行安抚百姓,只顾自己享乐,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刘邦听从了二人的建议,立即封闭王宫,只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财宝,维持都城秩序,自己带领军队回到灞上驻扎。
为了进一步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的父老和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秦国的严刑苛法,应该立即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就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纷纷表示拥护。接着,刘邦又派大批人员到各地宣传这三条法律。
秦地老百姓得知刘邦的做法后非常高兴,争相送来牛 羊酒食,慰问刘邦的军队。由于严格执行约定的三条法律,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强大的西汉王朝。约法三章也成为一个习惯用语被沿用下来。
汉代名相张良,曾指使人行刺过秦始皇,但没 有成功,因此逃亡到下邳。陈胜起义后,张良组织 起百十名青少年去投奔,半路与刘邦相逢,从此, 成了刘邦的谋士。刘邦对张良也分外器重,几乎 是言听计从。
刘邦攻克咸阳,大摆酒宴犒赏将士。整个汉 军都很快活,唯独张良端坐在宴席上把玩着酒杯, 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刘邦很奇怪,手端着酒杯,走 到张良面前问:“张先生,你莫不是有什么心事? 众将都在痛饮,先生为何却闷闷不乐,说来听听。”
张良站起来说:“依我看,现在还没到庆功的
时候。我们虽然攻下咸阳,但老百姓还揣惴不安, 秦王朝的许多严刑苛法还困扰着百姓。
这正是安 抚民心的时候,我想您一定有成熟的考虑。”
一席话提醒了刘邦。他说:“这样的大事情却 让我忽略了!不是先生说起,我几乎没想到。你 容我想一想。”
过了几天,刘邦请来咸阳周围各县有影响的 老人来开会。刘邦首先讲话说:“父老们痛恨秦朝 的严刑苛法太久了。
人们稍稍对秦朝的法律议论 几句,就被安上诽镑的罪名杀掉全家,连在集市上 遇到亲友闲谈几句话都要招来杀身之祸。现在我 告诉你们,我已和各国诸侯打过招呼,彻底废除秦 法。我只制定三条法律同父老们约定:第一,杀人 偿命;第二,伤人者判罪;第三,偷盗者监禁。
”
刘邦又派人到各地宣布新法。百姓们听了高 兴得奔走相告,还给刘邦送来大批牛羊美酒,犒劳 三军。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