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原名黄安,明嘉靖年间建县有400多年历史,历史名人有二程二耿等董必武简介。天台书院历史悠久,双层塔桃花塔至今耸立,倒水河穿城而过,金沙湖,香山湖,尾斗湖碧波荡漾,景色宜人。 黄安之所以改名为红安是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红安人民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全县当时48万人口为革命牺牲了20万人,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48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就是当时流行的一首革命歌谣,男女老少都会唱,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母亲送子参军,妻子送夫上战场,现在有名有姓的烈士有2万多名。在红安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十五军三支队伍,诞生了223位将军,一位一大代表董必武,2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以及秦基伟,韩先楚,谢富治,王近山等代表人物。 现在的红安经济发展较快支柱产业有卷烟厂,娃哈哈,上好佳以及县城南部新型产业园,后劲较足,恒大,碧桂园也入驻红安。红安属山区县,南与武汉黄陂相邻,北接河南新县,四季分明,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民风纯朴,环境优雅,宜居宜养也是度假胜地。在红安可以听天台禅乐,漂流对天河,不仅可以瞻仰主席故居,还可认缅怀先烈战斗过的地方,红安影视城拍摄了《铁血红安》,《血符》等多部电视剧。

湖北人杰地灵董必武简介,自古就人才辈出,光是近现代以来名人就有很多,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

董必武简介:湖北省有个县城名叫“红安县”,您听说过或了解这个县吗?

1.黎元洪董必武简介,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民国初年重要军政人物,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任湖北新军协统的黎元洪被起义军逼迫成为鄂军都督,后来成为民国副总统,1916年6月大总统袁世凯病逝后继任大总统,一生三任副总统两任大总统,1928年病逝。

2.向忠发,湖北汉川人,中共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1928年中共六大当选为总书记,成为继陈独秀、瞿秋白之后的第三个领袖。1931年被捕,旋即被枪决,关于他是否叛变,至今党史上有争论。

3.林彪,湖北黄冈人,军事家,共和国开国元帅,黄埔四期毕业,曾任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师长,抗大校长,四野司令员,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任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党中央副主席等职务。

4.徐海东,湖北大悟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共和国开国大将。红军时期率领红25军先期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一是巩固了陕北根据地,为中央红军落脚处打好了基础,毛泽东称赞他是为革命立下大功的人。

5.王树声,湖北麻城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路军副总指挥,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建立发展立下大功。建国后任军械部部长等职务。

6.李先念,湖北红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曾任红三十军政委、新四军师长、中原军区司令员等职务。建国后主政湖北,后任国务院副总理财政部长等。后任党中央副主席、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

7.刘华清,湖北大悟人,共和国开国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海军司令员、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

8.董必武,湖北红安人,著名革命老人,中共一大代表,延安五老之一。建国后任共和国副主席、政治局常委等职务。

刘华清

迄今为止,人民币发行了五套,但上面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字体却只有两种。

董必武简介:湖北省有个县城名叫“红安县”,您听说过或了解这个县吗?

董必武简介:湖北省有个县城名叫“红安县”,您听说过或了解这个县吗?

两位书写者第一套人民币于建国前的1948年开始陆续发行,包括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券4种、50000元券2种。它具有过渡性质,流通了大约7年左右,现在拥有者极少,具有收藏价值。

董必武简介:湖北省有个县城名叫“红安县”,您听说过或了解这个县吗?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从右往左书写,出自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之手,是很工稳的柳体。

董必武简介:湖北省有个县城名叫“红安县”,您听说过或了解这个县吗?

董必武简介:湖北省有个县城名叫“红安县”,您听说过或了解这个县吗?

第二——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字,则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他并不是社会名流,也不是书法名字,而是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的金融研究员马文蔚。

心照不宣地书写1950年4月的北京,春暖花开,一天,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让人把前一年6月来总行工作的参事、金融研究员马文蔚请到办公室,但他们并没有谈论具体工作,而是讨论起了书法。

南汉宸拿出一支宫廷用笔递给马文蔚欣赏,马文蔚试了试后,却拿来自己平时练字的毛笔,说还是自己的笔好用。

于是南汉宸就马文蔚反复书写“中”“国”“人”“民”“银”“行”“元”“角”“分”“壹”“贰”“叁”“伍”“拾”等字。当时,马文蔚已经意识到这是要用于人民币的发行,但因为这涉及货币安全,马文蔚并没有多问,南汉宸也没有多说。

等到1955年3月,第二套人民币发行,马文蔚看到后明白自己的字已经被用到人民币上了。

保守秘密30多年马文蔚书写后,出于对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负责,他一直严守这个秘密。同时,由于当年他书写时除了南汉宸外,并无其他见证人,南汉宸也于1967年去世;而中国人民银行也无相应记载,故很多年以来,包括总行在内,大家都不知道书写者是谁。

直到1983年,情况出现变化,《山西日报》的一篇文章提到此事,但张冠李戴,说这几个字是另外一个人书写。

马文蔚看到后付之一笑,本不想追究,但他的子女却表示,他应该对历史负责,还大家一个真相,于是马文蔚向总行提出报告,并由专家鉴定后,明确了马文蔚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书写者。

1988年3月29日,马文蔚老先生去世。

马文蔚的书法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大多写得一手好书法,马文蔚也不例外。

1904年12月28日出生于山西省阳曲县黄寨村的马文蔚,自小随当私塾先生的父亲马鹏程学文习字。先后毕业于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太原国民师范的马文蔚,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钟情于《张黑女墓志》,并虚心向于右任、景梅九等书法家求教,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