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年羹尧,雍正下旨赐死年羹尧,特派李卫前去执行,历史上并非是李卫去执行的,而是年羹尧的好友,这个人叫
蔡珽。说起蔡珽,也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官,实际上他是一个大贪官,大赃官。比起李卫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雍正为什么要用蔡珽去执行呢年羹尧?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蔡珽本来是年羹尧引荐给雍正的,是年党最初的骨干分子之一,年羹尧做川陕总督,蔡珽就是四川巡抚。但是,蔡珽在出任四川巡抚的时候,对年羹尧产生了不满情绪,因为年羹尧飞扬跋扈,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年羹尧对蔡珽也产生了嫌隙。于是,二人的关系逐渐从合作走向分裂。
雍正二年年羹尧,年羹尧弹劾蔡珽。因为蔡珽辱骂下官,逼得重庆知府蒋兴仁自杀身亡。当时年羹尧正处鸿运期,深得雍正的信任,大家都以为蔡珽这下完了。蔡珽被刑部判决斩监侯,等待第二年秋后问斩。
然而事情恰恰在第二年出现转机,雍正已经开始动年羹尧了,就以询问四川事务的名义召见蔡珽,蔡珽抓住机会,大肆攻击年羹尧贪赃枉法,还说自己冤枉。雍正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命刑部对蔡珽改判为“协啧”,就是让大家臭骂他一顿。蔡珽从斩监侯改判协啧,完全是雍正的意思,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年羹尧似乎好运已经走到尽头。
说蔡珽也不是个什么好官,是有历史依据的。雍正元年,蔡珽任四川巡抚之初,就在四川境内犯下人命大案。
四川夔州是四川交通枢纽所在地,夔州知县是川内的大肥缺。蔡珽上任四川巡抚后,就将自己的亲信程如丝调任夔州知县。程如丝是个捞钱的厉害角色,他取缔了四川私人盐场,直接由官府垄断盐业买卖,还不让商船出关,结果,商人与官府发生冲突械斗,死伤多人。
夔州发生人命惊天的大案,程如丝害怕朝廷追究,立马向蔡珽行贿,在蔡珽的压制下,这事当时没出什么篓子。但是年羹尧知道后,即刻参奏了蔡珽和程如丝,雍正下旨捉拿。说起这个程如丝,在夔州官商界上虽然没干什么好事,但是对当地的老百姓还是小恩小惠搞得很不错,他向夔州百姓低价售盐,还买来大米低价售给百姓,收买当地老百姓的人心。
程如丝被抓,夔州的百姓却为他叫屈,说他是个大善人,面对如此深得民心的知县,蔡珽抓住机会大说程如丝的好话,也不知道雍正皇帝这时候的密探干什么去了,雍正皇帝居然认为程如丝是“四川第一好官”,还升任程如丝为四川布政使。
看到这里,你不禁要怀疑,这雍正变化也太快了。就蔡珽这样的贪官,为什么还得到雍正的重用?这个话题其实又回到了嘉靖皇帝为什么要重用陈洪这样的小人一样了。其实,雍正动年羹尧用蔡珽还有这几个作用。一是蔡珽是年羹尧之初的心腹,对年羹尧很熟悉,知道年羹尧很多事情。后来,二人心生嫌隙,雍正正好利用蔡珽与年羹尧斗,以斗出年羹尧的违法乱纪之事,以备下一步打击年羹尧准备“黑材料”。雍正玩的是借刀杀人之计。
二是利用蔡珽与年羹尧的嫌隙,通过支持蔡珽,向朝野释放信号:皇帝要打击年羹尧的了,大家趁早与他划清界限,免得到时候找不着北。另一方面,雍正开始向某些地方大员如李维钧、王景浩等年羹尧举荐的人打招呼,不要为年羹尧说话,否则有大祸之忧。
雍正利用蔡珽在针对年羹尧的打击中打头阵,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腐败斗争,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斗争。所以,用什么样的人,怎么用人去执行,作为皇帝是不在乎的。不管怎样,这些人,无论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只要用之可用,用之可行,用之有效,就是好棋子,好棋路,遭罪的还是那些最底层的平头百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