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有人被生活所迫挥刀自宫,进宫当太监,但太监真的是狠心给自己一刀就能当的吗明朝太监汪直?

首先自宫这件事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净身,即使找专业人事来做,也有高达30%的死亡率明朝太监汪直。所以太监在净身之前都会签订生死文书。在古代那种医疗条件下,净身时喝点大麻水就算是麻药了,切完了再用猪苦胆糊住伤口就算是消炎止痛了,一个月后如果没死那么恭喜你,可以进宫了。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想进宫出现了一种新规定,自愿进宫的太监必须是中下层官员家庭出身,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太监家世清白,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到了明清时期,每一个太监进了宫,还都要进行文化培训,不合格根本当不了太监。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男人放弃了尊严,经历了生死,费尽千辛万苦进宫难道只是为了当个下人吗?

观察历史您就会发现,太监这个职业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很多权倾朝野的人物,例如指鹿为马的赵高,九千岁魏忠贤,大太监李莲英等等明朝太监汪直。为什么太监这种我们印象中的下人,会有这么多权臣呢?事实上古代皇帝的权利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尤其是年幼登基的皇帝,皇权很多时候都被文官所限制,为了避免被文官架空,皇帝必须培养自己的势力对抗文官,而太监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顺其自然的成为了首选,太监权倾朝野的背后其实代表的是皇权。

伴随着封建王朝诞生的还有官宦制度,从秦朝开始便有宦官乱政的事发生,历朝历代都有比较出名的权势滔天的大太监,而其中又以明朝的太监为最,如大太监刘瑾、冯宝、魏忠贤等,是什么造成了明朝的太监权势滔天的呢?有认为有三点。

明朝太监汪直:在明朝,太监的权力有多大?

明朝太监汪直:在明朝,太监的权力有多大?

明朝太监汪直:在明朝,太监的权力有多大?

明朝太监汪直:在明朝,太监的权力有多大?

一、皇帝放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哪可真是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了。农民出身,穷怕了,也知道打天下的不容易,所以得到天下后,守天下的劲头谁也比不了,甚至废除了宰相制,所有大事小事都自己一个人扛,并且也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像自己一样,做一个勤勤恳恳的皇帝。

但是事与愿违,可能是起了反弹效果,后世的子孙一个比一个懒,一是因为朝中争吵受挫,二是也不原因过多的治理繁杂的琐事,甚至像嘉庆皇帝、万历皇帝连着二十多年都不上朝。而朝中事物也得处理啊,于是便放权给自己贴身的太监,让其帮助自己代理。所以朝中很多事物便都需要太监来处理,也因此太监们的势力越来越大。

二、司礼监在明朝有一个独特的一制度,司礼监,也正因为这个制度,使明朝的太监名正言顺参与到朝中政务的决策当中。朝中一切大事小情,类似人事的任用,事情的决断,都有太监监视着进行。在地方有镇守太监、军队里有太监监军、中央有司礼监,总之一切都离不开太监,也因此太监们的权势越来越高。

三、特务机构明朝是一个特务机构最盛行的朝代,起初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之后各个皇帝又建立了,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这些机构有些对无论是百官还是普通百姓,都有监控生杀大权,手段残忍,可以说是权力滔天。这些部门直接任命于皇帝,而皇帝懒惰,不愿管理,便相当于直接受太监头子管理。有这样的一个特务机构掌握在手中,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在明朝你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面,朝廷大员看到太监,或者特务机构里的一个小官,便得点头哈腰,生怕得罪。

综上,这三点是明朝太监做大做强的摇篮,可以说明朝,是太监们最辉煌的一个朝代。但是太监就是太监,只不过是皇权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一但皇权要收拾太监,便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像大太监刘瑾、魏忠贤等,很简单的便被皇帝拿下了。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