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最绝的并非是岑参,你只能说他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得最奇幻。严格意义来讲,很多诗词并非完全是写雪,或者说不是主要写雪的,只是借雪景来抒发感情岑参简介、志向而已。

1岑参简介、气象最阔大雄壮毛·《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岑参简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最奇幻浪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最孤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最朴实无华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最豪迈雄劲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最豪健豁达高适·《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最清婉雅丽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8、最出尘清艳张孝祥·《卜算子》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9、最空灵清寂姜夔·《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0、最新颖奇妙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两句是岑参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最后俩句,全文是这样的:

岑参简介:古今多少人咏雪,为何唯有唐代诗人岑参写的最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简介:古今多少人咏雪,为何唯有唐代诗人岑参写的最绝?

唐:岑参

岑参简介:古今多少人咏雪,为何唯有唐代诗人岑参写的最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简介:古今多少人咏雪,为何唯有唐代诗人岑参写的最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这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唐朝时,部队里不仅有带兵打仗的武官,还有负责公文书信等文字工作的文官,这样给了一部分文人去边塞参战的机会,边塞诗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岑参就是这些文人中的一员。

武判官名叫武就,是中唐一代名相武元衡的父亲。武就和岑参此时都在封常清的手下任文职官员,他的任期已到,将要辞别众人回到京城长安。这首诗共有十八句,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前十句,写"边塞的大雪";第二部分是后八句,写"送别武判官"。

首先诗人告诉我们胡地开始下雪和中原地区的时间不同,八月开始大雪飘飘,胡地暴雪之大,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一夜大雪,好像长安地区的千万株梨树一夜盛开,这一句是千百年来的咏雪佳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接着叙述胡地之天寒:将军冻得手拉不开弓,铁甲不敢穿在身上,沙漠里冰雪纵横,天空中常常是浓云密布,大雪随着北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铺天盖地而来,自然条件之恶劣可见一斑。

后八句写送武判官,但是直接对武判官的着墨并不多,重点还是描写天地间的奇景和边塞的苦寒。就是在这严寒的环境下,在中军大帐中置酒送别武判官,里面胡琴琵琶羌笛乐声震天,边歌边舞,开怀畅饮,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降临。归客在暮色苍茫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旗帜在大雪的辉映下鲜艳无比,就像是威武不屈的将士们。

最后俩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武判官的马沿着曲折的山路越行越远,逐渐消失,能看见的唯有那留在雪地上的清晰的马蹄印迹。最后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此时两种复杂的心情:一是对友人一路的担心,毕竟胡地气候恶劣,天气无常,希望友人一路平安到达京城。二也隐约表现了此时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因为在唐代,出征边塞是职位晋升的一种途经,武判官这次归京,就是结束了自己在边塞的任职历程,回京之后,官位一定得以晋升。而岑参自己呢,还在这酷寒之地,什么时候也能像武判官一样回京得以晋升呢?

岑参两度出塞的目的也是为了仕途通达,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岑参此时的心情。我们读过很多送别诗,基本上都是站在"送人"的角度来写,或者渲染送别的气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并没有这样的依依惜别之情,更多的笔触描写的是胡地雪景,由此可见,这"送武判官归京"只是个由头,写雪才是全篇的重点。岑参笔下的雪景雄奇壮丽,根据当时的政策,其实表达的是自己对功业和理想的不懈追求,这才是本诗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