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推动中国的理论物理研究杨振宁介绍简介,有过哪些具体的作用呢?主要有五项。

第一个,杨振宁介绍了世界上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到中国来杨振宁介绍简介。

【注意杨振宁介绍简介,杨振宁1971年回国服务的时候,GDP比1955年还少,国民经济质量极差,内政外交都极端困难。杨振宁并不是在一个“享福”的年代回国的。杨振宁1977年开始给兰州大学的学子长期授课,1980年代创建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都是在很贫困的时代完成的。】

1971年,杨振宁与邓稼先见面。邓稼先由于受到他的专业保密条例的限制,很多话是不能说的。而杨振宁没有这方面的限制。杨振宁的研究成果,是面向全世界开放的,没有保密的限制,所以杨振宁可以向邓稼先畅所欲言。据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回忆,杨振宁每次和邓稼先见面,都会向邓稼先传递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成就,每次都会滔滔不绝的说上几个小时,每次一边说,一边在纸上演算给邓稼先看。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原所长郑文裕回忆,杨振宁第一次到中国来,就和研究所的同志召开座谈会,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场论介绍到中国来。杨振宁还在1971年访问复旦大学,和谷超豪教授开展了长达20多年的合作,为此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

第二个,推动创立中国自己的科研中心。

杨振宁一共为中国创立了四个高度学术中心,全部达到一流水平。其中,一个在北京(90年代),一个在天津(80年代初期),一个在广州,一个在香港。为给这些学术研究中心筹科研经费,杨振宁还多次奔赴欧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筹款募捐,又在香港和纽约创建了基金会,专门募捐筹款。杨振宁还做了多年的邵逸夫科学奖的评委会主席,在复旦,东莞等大学创建物理实验室几十座,举办物理实验班,积极的捐资助学。杨振宁还给兰州大学陆陆续续上课到90年代初期。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之后,78岁高龄的杨振宁还坚持给本科生上了一个学期的基础课。

第三个,引进和培养后进人才。

引进人才,之前已经说过,杨振宁通过人脉,从国外邀请了数十个超一流大学者到中国工作,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甚至还包括一个人文领域的大师。培养后进,包括通过私人推荐信,从1970年代开始每年选派优秀学者到美国大学进修,杨振宁亲自把关名单,如今已经有上千人获益,其中包括后来的五个大学(副)校长(复旦,北大,中科大)。杨振宁还带出了几个院士弟子,很多学生也都在国际学术界具有了威望。

杨振宁的侄子曾经想走杨振宁的关系,到国外念常春藤名校,请杨振宁给外国大学校长写推荐信,被杨振宁拒绝,杨振宁认为,他不适合。他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贯终始一。

清华大学的朱邦芬院士回忆:

“2013年,薛其坤研究组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我认为没有杨先生就没有这项成果。一方面,杨先生把张首晟请到高等研究中心做客座教授……,另一方面,薛其坤2005年到清华工作,是杨先生等在关于清华物理系应重点发展实验凝聚态物理的指导方针下的产物。正是杨先生,为张首晟和薛其坤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平台,导致薛其坤研究组实验上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第四个,直接推动中国的科学发展。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发表了30多篇SCI论文,绝大多数是自己独立完成,将凝聚态,冷原子,统计力学这些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先进,为中国科学界争取到了巨大的荣誉。此外,杨振宁还发表了科学史著作两部。

第五个,为中国科研工程建言献策,促进科研大项目。

1990 年代,杨振宁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议,中国要研制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工程,都是杨振宁一手促成。杨振宁大力推动了相关科研进展。中科院的一位领导同志说,有了杨振宁的努力,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才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对的。因为物理讲实证。哲学讲空想。

杨振宁介绍简介:杨振宁对推进中国理论物理研究起到了哪些作用?

杨振宁现在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通过实证推翻了物理学中一直认为的对称行为,最后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

而由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才使得世界有了物质,要不都会正负粒子相互湮灭,宇宙还处于一个鸡子之中吧。

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讲究矛盾对立统一。就像阴阳两个鱼,也是在相互缠绕,可是无论怎么指导人们做研究,最后物理学都要实证才行,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哲学话,在物理学家看来都是怀疑态度。要从正方逻辑和边界条件都证明才能成立。显然实践不能够都遍历所有情况,有些事情根本上就无法实践,比如:让男人生小孩,自然情况下能不能生? 无法遍历所有条件。但是显然,我们通过生活经验都知道男人不能生小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所以物理的科学精神就是怀疑一切,哲学的精神实质是让人们相信真理。从这个点来说,哲学想影响物理学,但是物理根本就不受任何人和事物的影响。

原话如下:

”物理学影响哲学,但哲学从来没有影响过物理学“

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更像是物理学,真理就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需要人们悟出来,再去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