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近代史上,四川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开国上将:近代史上,四川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开国上将:近代史上,四川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帅中,四川共有98名将帅,其中有4名元帅和1名大将。这4名元帅便是朱老总、刘帅、陈老总、聂老总,大将是罗瑞卿。这之中,当然朱德元帅肯定排在第一位,他是十大元帅之首,这些将帅的事迹,我以前介绍过了,欢迎关注。四川还走出了两任国防部长,而且都是上将,也是赫赫有名的,他们是开国上将:

△张爱萍开国上将,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人,共和国开国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生于1910年1月9日,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还担任过国务院原副总理。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梁光烈,四川三台人,解放军上将。1940年12月生,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月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开国上将、沈阳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是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排名如下:1朱德、2彭德怀、3林彪、4刘伯承、5贺龙、6陈毅、7罗荣桓、8徐向前、9聂荣臻、10叶剑英。

十大将军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官方排名: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王建安(1956年1月25日授予) 李聚奎(1958年4月补授)

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上将均已不在人世,最后一个开国上将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逝世,享年106岁。

1955年开国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如下:

开国上将:近代史上,四川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开国上将:近代史上,四川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韦国清;

7、乌兰夫;

8、邓华;

9、叶飞;

10、甘泗淇;

11、吕正操;

12、朱良才;

13、刘震;

14、刘亚楼;

15、许世友;

16、苏振华;

17、李达;

18、李涛;

19、李天佑;

20、李志民;

21、李克农;

22、李聚奎;

23、杨勇;

24、杨至成;

25、杨成武;

26、杨得志;

27、宋任穷;

28、宋时轮;

29、张宗逊;

30、张爱萍;

31、陈士榘;

32、陈再道;

33、陈伯钧;

34、陈明仁;

35、陈奇涵;

36、陈锡联;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纯全;

40、赵尔陆;

41、洪学智;

42、钟期光;

43、贺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岳;

47、萧华;

48、萧克;

49、阎红彦;

50、傅钟;

51、傅秋涛;

52、韩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绍辉;

55、赖传珠。

这五十五名上将级别为:

一、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四、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五、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扩展资料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上将;人民网-开国上将纪念馆

55名上将级别为:

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

资料拓展: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开国上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200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享年10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