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睿生卒年之谜
这个话题说起来,与《今日头条》有点关系曹睿是谁的儿子。由于在2017年四月左右,下载了《今日头条》,偶尔会对一些问题,写点评论,有的写的较长,理由充足,论证充分一些。所以,到大约2018年上半年,《今日头条》奖励一套书《司马懿》(上下册两本),作者南门太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位南门先生,目前也是今日头条的作者,是本人曾经的粉丝之一。
由于事情比较多,读书只能抽空,断断续续不经常曹睿是谁的儿子。前一段读到上册第174页时,发现一段话,似乎不太恰当,就留了标签,准备有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后经仔细查阅资料,反复推敲,认定这段有可能是南门先生笔误,或者是引用资料有误。先看《司马懿》第174页部分截图 :
查《中国历史纪元表》可知,曹魏青龙元年,是公元233年,青龙三年确实是235年曹睿是谁的儿子。但《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却查不到死于青龙三年(235)的记载,即就是《三国演义》,也都说的是,明帝曹睿死于景初三年(239),再进一步查阅《明帝纪》发现 : 青龙年曾经改元,看《三国志.明帝纪》【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魏书曰 : 其改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 】
原来,青龙元年(233)正月壬辰日,山茌县报告出现黄龙,按照那时候的说法,可能是一种奇特天象,于是,有关官员就说,按照魏国地理,应该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到当年(青龙五年即237年)三月时,就把青龙五年三月改成景初元年(237)四月。所以,青龙年是没有青龙五年的,青龙五年就是景初元年(237)。这是其一。
其二,《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记载清楚,曹睿死于景初三年(239)春正月。看《魏书.明帝纪》:【景初三年(239)正月初一,太尉宣王率师从辽东回河内驻扎。】 【 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一]即日,帝崩于嘉福殿,[二]时年三十六。[三]癸丑,葬高平陵。】 这里说的清楚,正月初一,司马懿自辽东平叛归来,回到河内郡驻扎,到丁亥日奉昭来到曹睿卧室,接受遗昭托孤。曹睿说让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助儿子,司马懿也叩头流泪。当天曹睿就死于嘉福殿。到癸丑日,葬于高平陵。 其三,按照裴松之注〖二〗,曹睿死年36岁前推,应该是生于建安八年(203),而不是南门先生说的建安四年(199)。看裴松之注原文 : [二]时年三十六。[三]癸丑,葬高平陵。
其四,按照裴注〖三〗,曹操建安九年(204)八月攻克邺郡,曹丕才纳甄密为妃,所以,曹睿最早应该生于建安十年(205)五六月。如此计算,曹睿死时只有约34岁,勉强35岁,根本没有36岁。这个质疑是对的。以下看裴注〖三〗: 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其五,按照南门先生所说,前推至建安四年(199)历史事实差距过大。南门先生说,建安四年(199)八月,曹军攻克邺郡,不符合历史事实。一个最起码的常识是,著名的官渡之战,是建安五年(200)才打完,曹操怎么可能前一年就攻克邺郡呢?长期以来,多次写三国素材,关羽斩颜良、诛文丑都是建安五年(200),早已耳熟能详,袁绍也是建安七年(202)才死,建安四年(199)的时候,曹丕别说到邺郡强夺人家袁熙老婆、袁绍儿媳,就是曹操,恐怕都是要作死的节奏啊!
最后顺带说一下,裴松之质疑曹睿年龄,是因为曹操攻克邺郡后,十八岁的曹丕,随军进入邺郡,当时袁绍已在两年前死去。袁绍老婆刘氏、儿媳(二儿子袁熙妻)甄密等家属,慌作一团,穿上破烂衣服,摸点煤灰,弄成臭八怪,以防乱兵蹂躏。当时,曹丕见两女人在那哭泣,本想杀掉,忽然一道红光炫目,把那女人拉近,拂去脸上尘土,见很漂亮,就说自己是曹操之子,愿意保护她们。遂按剑座于其家。后曹丕告诉曹操,曹操批准曹丕纳甄密为妃。但曹丕登基后花心,把甄密赐死。曹睿就是甄密所生。这段故事在《三国演义》第33回 :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而裴松之质疑的意思,也很明确,因为甄氏本是袁熙之妻,曹丕夺了人家老婆,这位曹睿说不定就是袁熙的种,也就是袁绍后人。其中暗含 : 曹操夺了人家袁绍地盘,却被袁绍的后人篡了江山。关于甄氏的故事历来很多,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曹植与嫂嫂的情感等等,但这是另一个话题,只顺带提起,不在这里详谈。(70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