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公主就是千金公主是北周武帝的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大义公主。后来和突厥和亲,封千金公主。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后来隋文帝杨坚时,希望她能深明大义,所以就改为大义公主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北周时期,突厥可汗派使节到北周求婚大义公主。当时的皇帝宣帝是个平庸之人,不精通带兵打仗之道,和亲对于他来说,是件好事,所以就选中他的堂妹千金公主去和亲!

千金公主虽然不愿意,可是皇帝的命令不能违,但是一段时间后,那个突厥可汗病死了,千金公主和亲的事就暂时没有在提。

但是没过多久,新的可汗继位了,又派人来前来迎亲,这次千金公主就告别了父母,走上了北去之路!这个新的可汗很宠着千金公主,所以也开始慢慢的适应了。

但是她和亲的第二年,她的堂哥宣帝死了,国仗杨坚废掉七岁的周静帝,之后又把静帝杀了。自己登基为帝,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

同时北周的宗室被杨坚杀了很多,千金公主的父亲宇文护反对杨坚,被杨坚杀了满门!

千金公主听到消息,悲痛欲绝,要为父母报仇,因为杨坚一直在忙内战,没有个突厥来往。

千金公主的丈夫对隋朝使节说,我是北周朝的亲戚,杨坚灭就北周,就是我的仇人,我要袖手旁观,那就是太无能了!

以后,突厥向隋朝宣战,开始的时候突厥势如破竹,隋朝的朝廷之后用离间计,突厥可汗的叔叔侄子开始反叛,可汗腹背受敌,走入困境!

千金公主看到突厥内乱,心有不忍,决定向让丈夫走出困境,于是向杨坚写信道,说自己虽是北周公主,但很敬重杨坚的圣明,愿做大隋皇帝的的女儿。

杨坚也不想打了,所以就赐千金公主姓杨,收为女儿,改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取深明大义的意思!

大义公主的做法为隋朝和突厥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一定的安宁!

但是千金公主和杨坚毕竟有着大仇的,心里还都是提防着对方的,所以这安宁是短暂的!

后公主的丈夫可汗死了,他的儿子继位,按突厥风俗,公主又嫁给他丈夫的儿子都蓝可汗!

没过多久大义公主的封号被废。同样后又被离间计。

之后突利散步公主和人私通的消息,突厥是禁止通奸的,都蓝可汗得到供词和突利可汗的挑唆,心中大努,一剑就把千金公主杀死了。公主时年三十三岁!

所以千金公主虽然贵为公主,不过是被权利牺牲的人而已!

在我国古代帝制时期,“公主”一般是皇帝之女的独特尊称,公主们往往都有自己的封号,像历史上著名的公主们,比如汉朝的馆陶公主、唐朝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清朝的和孝固伦公主等等,那么,她们的这些封号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关于古代帝女公主们的封号,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类是最常用的,即郡县名,比如馆陶公主、兰陵公主、高阳公主等;一类是以国名,比如代国公主、蔡国公主等;一类是以美名嘉名,比如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和孝公主等;一类是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封号,多用于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亲,比如大义公主、义成公主、文成公主等。

大义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大义公主是怎样的一个人?

其中两汉到初唐,除和亲公主之外,公主基本都是以郡县为封号。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公主们都享有自己独立的汤沐邑,而她的汤沐邑地址往往就是她的封号。汤沐邑就是指皇帝指派某地作为公主的封邑,公主可以享受该地固定民户的租税,但是不对该地具有行政权或其他权力。

当然公主的汤沐邑和藩王是远远不能相比的,比如在两汉时,藩王往往能镇守一方享受数郡的供奉,而公主的汤沐邑一般只有一县。当然少数受宠的公主会得到几个县的封邑,比如吕后的爱女鲁元公主,吕后给她数县封邑,后来鲁元公主的哥哥齐王刘肥为了避祸,又献给妹妹一个城阳郡的封邑,并尊她为王太后,因此鲁元公主的封邑可能达到了十万户以上,她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阔绰的公主了。

两汉之后公主们的封邑数量减少,但仍然维持了比较高的水平,她们仍然是女性群体中具有经济独立地位的一个特殊群体,再加上依仗君父或兄长的特权,公主们往往也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从唐高宗和武则天封爱女太平公主破例开始,唐朝有些皇帝喜欢以美名嘉名作为爱女封号,比如中宗最宠爱的安乐公主、玄宗和武惠妃的爱女太华公主、唐懿宗爱女同昌公主。

宋朝开始,公主们不再享有独立的汤沐邑,但公主的生活仍然由皇家全权负责,公主们的封号也有所变革。比如公主未议婚前先以美名为封号,出嫁后封某国公主,然后按照辈分从小国晋到大国,一般封到两国时为最贵。比如宋仁宗长女下嫁前称福康公主,出嫁时因是仁宗爱女,首封为古九州的兖国。后来因为和驸马关系不协,公主夜扣宫门,引起言官弹劾,宋仁宗被迫降封公主,将她降封为沂国公主,后来爱女心切的仁宗又将她复封歧国公主。治平四年五月,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薨,谥庄孝,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徽宗初,加周、陈国大长公主。宋徽宗曾经短暂地将公主封号改成“帝姬”,皆加美名嘉号,但靖康之难之后这个制度作废。

元朝和明朝承袭了以国号、郡县号给公主加封号的旧制。到清朝入关之后,公主封号又有一个小小的变化。清王朝由于讲究子以母贵,公主们的出身在封号上有所区别。清朝皇后所生的嫡出公主封号前加“固伦”,满语之意为“国家”,妃嫔所出公主封号前加“和硕”,满语之意为“地方”。不过这个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皇帝往往会把自己宠爱的女儿加封为固伦公主,比如乾隆最宠的小女儿十公主,她是妃嫔所出,乾隆特封她为和孝固伦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