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笔者回答这个问题郑板桥书法: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的书法和文学各有所长,但若要论高低和成就,笔者认为郑板桥要在书法上略胜一筹。原因如下郑板桥书法: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一、 虽然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郑板桥书法,但还是偏“书”多一点。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他的很多思想都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当中,如“难得糊涂”,并用小字解释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是接地气的,所以书法作品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而"吃亏是福"这幅字更多的是体现平安的心态,因而他的小字解释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说明郑板桥用书法与官府和民众沟通得多一点,或嘲讽、或同情、或呼吁以及喜怒哀乐都在他的字里行间中。

二、 创立了“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行书曹操诗》轴(如同,现藏扬州博物馆)可视为"六分半"体的代表作。此件写曹操《观沧海》诗,幅面很大,平均每宇有10平方厘米以上,字体隶意颇浓,兼有篆和楷;形体扁长相间,宅势以方正为主而略有摆宕。拙朴扩悍,恰与曹诗雄伟阔大的风格相似。郑板桥曾在《赠潘桐冈》诗中称道自己的书法:"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

所以康有为对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一个精妙的评论,他说::乾隆之世,巳厌旧学。冬心(金农)、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变则通,通则顺,郑板桥就是善用这个变,就把它变成了“六分半”。

三、 郑板桥的文学和绘画也有独到之处。

郑板桥既然被称为“诗书画”三绝,那么除书法之外,其诗和画在当时也算是一绝。其有名的诗有《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可以称得上千古名句。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这首诗中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老让人们想起。著有《郑板桥集》。画以兰、竹、石为主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

相比较而然,郑板桥的书法成就要略胜一筹。

热爱艺术,喜欢油画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进士身,学闻渊博,工诗词,善书画。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官清廉,因为饥荒年岁,擅自开仓赈灾,从而获罪罢官,后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受徐渭、石涛、八大山人影响较深,又发挥了自己的独创精神,为“扬州八怪”之一。「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是他曾经写过的两条著名字幅,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不计得失,但求心安,是他一生中为人处事的准则。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一生喜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它们代表着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等特性。尤其是竹子,除了坚强正直、生命力强,还寄寓了苍劲豪迈、虚心向上等精神品质,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一生以竹为伴,在自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他在竹林中放一小床,躺着看书、赏竹、嗅竹。秋冬,他将竹竿截成小段,做成窗棂,再糊上白纸。风和日暖时,一片片竹影映在窗纸上,宛如一幅天然竹画。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的绘画全是属于豪放一路的大写意,而且尽纸本墨写,勾勒设色得从未见过。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以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不论大幅小幅,都是水墨淋漓,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的书法杂用篆、隶、行、楷并以隶为主,兼有画意的美感,独创一格,自调用为六分半书,人称之谓“乱石铺街”体。兼长篆刻,古朴不俗。《桐阴论画》的作者秦祖永曾把丁敬、金农、郑燮、黄易、奚冈、蒋仁、陈鸿寿七人的印章边款题跋辑为“七家印跋”。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郑板桥书法: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