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清朝的名人?
清朝的著名书法家有很多清朝的名人,如下:
有:傅山,金农,邓石如,蒲华,黄慎,郑簠(fu),石涛,赵之谦,吴熙载,姚鼐(nai),宋曹,查士标,何绍基,张裕钊,吴昌硕,张照,汪由敦,莫友芝,沈曾植,刘墉,郑板桥,铁保,郭尚先,永瑆,钱灃,张文陶,杨守敬,万经,巴慰祖等著名的书法家清朝的名人。
我举其中几位书法家为例:
1,张照(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人(上海松江人)。
张照史称“性颖敏,博学多识,精通音律”,工书法,初从董其昌,擅长行楷书,精于“馆阁体”,曾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其:书名最烜赫,其笔力沈鸷,洵足追步香光,而气韵远不逮矣。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
2,傅山(1607年—1684年)明清时期道家思想家,医学家,书法家。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山西太原人。傅山的诗文思想性,现实性极强,写作不拘成法,任性直率,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书法草楷篆隶无不精工,豪迈不羁,独辟蹊径,名满天下,傅山的书法被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傅山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3,郑板桥(1693年—1765年),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變(bian),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是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政绩显著,后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中药代表人物。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我只列举了其中三位,当然清朝的著名书法家远不止上面说的这些,还有很多,主要是现在的我们不够了解。
这其中也有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比如郭尚先,吴昌硕,铁保,刘墉等著名的书法家,每一个书法家都各有所长,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都是清朝年代的名人。
我知道的也就这些,多有疏漏,劳烦斧正,我是七山客,期待您的关注,谢谢!
一、版本众多的清朝十大名将。
版本一:多尔衮、多铎、岳钟琪、福康安、阿桂、傅恒、海兰察、年羹尧、曾国藩、左宗棠;有的版本中还有冯子材,再有的版本中还有爱新觉罗·岳乐,总之版本不一,不过多尔衮、傅恒、曾国藩、左宗棠等大部分版本中都有。
二、“十大名将”中人物存在的真实性考证。
虽然清朝十大名将的版本较多,但是这些人物均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况且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灭亡距离现在不过100多年的时间,所以虚构捏造、光怪陆离的情况是比较鲜见的。这些版本中的清朝名将,无一不是立有重大军军功的,要么是开疆扩土,如多尔衮,要么是平定叛乱,如岳钟琪,要么是稳定边陲,如左宗棠。
三、“十大名将”称号的真实性。
从各个版本来看,所谓的清朝十大名将除了人物不同之外,出现的年代也纵跨了从清朝建立时期、鼎盛时期到末期的整个清朝历史。这有别于历代的名将称号,如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唐朝凌烟阁的功臣,都是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一个特定时期基本上是同时存在的历史人物,到了现代,十大元帅、各个级别的将军,也都是在抗日、解放时期的功臣元勋。
由此可见,清朝十大名将,只是所谓的十大名将,应该是后人根据一些历史史实、个人功业对整个清朝期间的名将进行了梳理归纳,而“十大名将”这一称号并未见于任何官方典籍史册。故而,清朝十大名将中的各个人物是真实存在可考的,但是这一称号却是后人附会的。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