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旭此人虽然不够有名,但他的绰号绝对是尽人皆知,誉满全球丧门神鲍旭。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肯定就有人知道“丧门神”丧门神鲍旭。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丧门神鲍旭是来自寇州(施耐庵虚构的地名)地面枯树山的山大王丧门神鲍旭,他之所以得此诨号,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因为他打家劫舍,平生专好杀人;而是由于他长的“狰狞丑脸如锅底,双睛迭暴露狼唇”,实在够丧门!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鲍旭是在李逵的引荐下来到梁山的,他们两个的相识相交为日后杀人四人组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鲍旭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出场第一场战斗是一剑把偏将砍下马去,冲锋不怕死的精神不亚于他的大哥李逹,李逹打不过的时候跑过,可鲍旭从来没跑过,李逹的四五人组合如果没有这位鲍大杀手,会失色很多,就战斗力而言,鲍旭的排名应该再往前排,因为对鲍旭来说,他生平的战斗中没有输过,唯一的一次失败也是他结束生命的时刻,而且石宝是偷袭,鲍旭是梁山的猛人!

地暴星,暴力的暴,阳刚暴力美学在吴宇森之前看来很早就有了,鲍旭和鲁智深全是马战步战都成的双料战士,鲍旭的外表很可怕,但是谈吐还是很得体的----鲍旭道:“小可与李兄正如此商议。足下之言,说的最是。我山寨之中,也有三二百匹好马。”.可见鲍旭并不是鲁莽之人,

鲍旭上山后好像被雪藏起来了,打曾头市、取东平、攻东昌都没有他的身影,直到两赢童贯时,他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现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的首赢童贯里,以李逵为首的杀人四人组是由李逵、樊瑞、项充、李衮构成的,而且之前他们在夜打曾头市时已经合作过一次了。

但是,在二赢童贯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杀人四人组中的樊瑞摇身一变成了鲍旭。这可以理解为是施耐庵老先生的笔误,如果我们非要认为大文学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应该是他的春秋笔法,那么唯一可行的解释就是:宋江吴用老哥俩觉得李逵控制不了曾经做项充李衮的大哥好几年的樊瑞,所以就以在头领中独木不成林的鲍旭取而代之。

但不管怎么说,杀人四人组就这样形成了。

这个组合的阵容那是相当地有气势——黑旋风双持板斧,丧门神单仗龙泉。项充、李衮在旁边,手舞团牌体健。斩虎须投大穴,诛龙必向深渊。三军威势振青天,恶鬼眼前活现。

这个组合的威力那不是一般的厉害,那时相当的厉害,咱们就以四人首次集体亮相时的表现来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这李逵抡两把板斧,鲍旭仗一口宝剑,项充、李衮各舞蛮牌遮护,却似一团火块,从地皮上滚将来,杀得官军四分五落而走。

这个组合自创建以来,多次上场杀敌,冲锋陷阵,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破辽国、打田虎、讨王庆、征方腊中都有突出表现,立下了累累战功。

然而,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在南征方腊时,他们遇到了相当厉害的对手,两强相遇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于是,鲍旭李衮项充相继战死沙场,命断异乡,而且一个比一个死得惨!

丧门神鲍旭死在杭州城外,被藏在暗处的敌方悍将石宝“砍做两段”。彼时,他们兄弟四个想替步军争一口气,让宋江和马军将领对他们刮目相看,结果,虽然取得了一定战绩,斩杀了一员敌将,却也使鲍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李逵伤心得不得了,“哭着奔回寨里来”。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不必过度解读,鲍旭之死完全是过于自信的结果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逻辑文史姨很不喜欢鲍旭的人物设定,虽然我们知道李逵很残忍很没人性,但人家好歹没有以杀人为乐,而鲍旭绰号“丧门神”,正是因为这个货居然以杀人为乐,就算人家邓飞喜欢食人,但邓飞上山后的屡次救人表现也值得团队为其骄傲,那么鲍旭呢,仅仅是为了让他继续体验杀戮的快感?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当然,从鲍旭的名字以及和李逵的渊源可知,施公只是想让鲍旭单纯的做为李逵的副手存在。鲍旭既“暴续”,可以说是李逵暴力的延续,二人也是臭味相投(还有焦廷),自然能愉快地玩耍在一起。而李逵这种马仔只要不闯祸就是宋江的最爱,李逵冲阵又不喜欢披坚执锐,所以梁山上最能受伤的就是他了,于是为了保护好这个马仔,宋江让芒砀山三人组与李逵一起组成步军团队去厮杀,项充、李衮的蛮牌,樊瑞的流星锤,都可以间接的保护李逵。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但忽然有一天,或许是樊瑞消极怠工,也可能是宋江觉得应该让樊瑞做本职工作,于是就让鲍旭加入的这个组合。您还别说,这种双攻双防的体系颇为好使,鲍旭在这个组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一来,这个霹雳无敌旋风绞肉机组合就正式出道。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这个组合有多恐怖,润州众将是清楚的。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梁山前期在润州损兵折将,韩、彭的阵亡将梁山众头领彻底激怒,于是李逵四人组在面对张近仁、高可立等人时激发出了无穷的斗志,所以四人的冲锋打了润州众将一个措手不及,李逵杀高可立,鲍旭杀张近仁,四人在城外的表演完全震慑住了敌将,导致城内官军大骇。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同样的,无锡之战也可以说完全是四人的功劳,在小说的后段我们终于能感受到步军冲阵的威力。这种威力一直持续到了杭州城,四人在定香桥做埋伏时基本团灭南军,所以不客气的说,四人此时多少也有些膨胀了。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李逵和鲍旭都是那种谁也不服的人,但杭州城的石宝在连日的战争中表现过于优越,并连斩梁山数将,宋江又因刘唐战死而感怀,做为核心马仔,李逵就召集他的“装备”们准备斩杀石宝,搞一次奇袭。次日四人围攻石宝,场面十分精彩,我们来看原文吧:

丧门神鲍旭:《水浒传》中的鲍旭,为何人送绰号“丧门神”?

李逵是个不怕天地的人,大吼了一声,四个直奔到石宝马头前来。石宝便把劈风刀去迎时,早来到怀里。李逵一斧,砍断马脚,石宝便跳下来,望马军群里躲了。鲍旭早把廉明一刀,砍下马来。两个牌手早飞出刀来;空中似玉鱼乱跃,银叶交加。

也就是说,北关此战的初期也是颇为胜利,李逵砍了石宝的马,鲍旭杀了廉明,项充、李衮的远程输出也是颇为给力。但石宝也不是泛泛之辈,他不仅身手敏捷,还很好的利用了乱军做掩护逃到城中。刚刚斩将的鲍旭不然不会放过这个立大功的机会,就去追击石宝,结果石宝在城中以逸待劳,突然现身砍死鲍旭。

鲍旭一死,组合宣布破灭,项充、李衮急忙掩护李逵撤退。

所以,鲍旭立功心切阵亡,这没什么好说的。

在鲍旭死后,三人根本就打不出什么精彩配合了,并且项充和李衮的心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前组合没解散时二人算得上是头脑担当,屡屡指挥组合进退,也能控制李逵、鲍旭的情绪(虽然没啥用)。之后二人戏份不仅骤减,也成为了类似李逵、鲍旭这种急于争功的人,所以在睦州,同样面对梁山的大敌郑彪,二人不看天气不看地形的舍命去追,结果双双战死。

所以,鲍旭之死,更多还是因为性格原因,纵使宋江当时因梁山兄弟大批量战死而焦躁,可不背鲍旭嗝儿屁的锅。

文/逻辑文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