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陈翰章头颅。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几种结果陈翰章头颅:

第一,悬首示众陈翰章头颅。

这也叫做枭首示众,是一种惩罚的方法。

比如三国演义里面杀吕布,曹操就让人将他绞死,然后割下脑袋,挂在城墙上示众。

直到民国时期,枭首示众也很寻常。

比如林彪在东北剿匪时,就将大土匪谢如东枪毙以后,割下脑袋,然后悬首示众,以威慑其他土匪。

这种一般会允许示众后,家人出钱将首级赎回去安葬。

如果没有认领,首级一般会随便埋葬。

第二,传首九边。

传首九边是枭首示众的升级版,也就是将首级砍下,在全国各地始终。

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熊廷弼为阉党所杀,“传首九边,弃尸荒野”。

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熊廷弼案才得以昭雪,“传首九边”的熊廷弼才身首合一,得以归葬。

第三,扣押首级。

明清的监狱都很黑暗,以清朝为例,刽子手斩首以后,多会扣留犯人首级,借机勒索。

古代讲究全尸下葬,如果人没有首级入土,叫做无头鬼,是不能转世投胎的。

所以死者家属多会用尽方法行贿刽子手,拿走首级,一起下葬。

自然刽子手不过是为了钱,不会平白无故扣留一个首级。

第四,另有他用。

这个就比较恐怖了。

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的涧沟遗址中,曾发现六个头盖杯。该遗址属于龙山时代的后岗二期文化早期,而这些头盖杯也是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头盖杯。

所有头盖都是从眉弓经颞骨到枕后,砍下来的。

根据斧头砍的痕迹判断,砍人者将被砍者打倒并捆起来,甚至将其踩在脚下。

根据头盖后部砍痕最多且有砍偏的痕迹,可以判断是从后部砍起的,而当时被砍者活着并且在挣扎。然后顺次将头盖揭下来。

至商朝时期,仍有使用头盖杯的现象,在郑州商城东北的宫殿区曾发掘出近百个头盖杯。

陈梦家认为,商朝晚期用人头或头盖骨祭祀的情况比较普遍,使用的人头多为敌方的部族者。

根据《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赵襄子攻灭智氏之后,深恨智伯,将智伯的头涂上漆,制成了饮酒器具。

此为骷髅杯第一次出现在东方史料记载之中。这是头盖杯在战国时期的遗风。

清朝的康熙帝曾命人将贪官程金山的头制成骷髅杯。

长春般若寺确实和抗日名将赵尚志有渊源,赵尚志被日本人杀害后,他的头颅埋在了般若寺地下。保护烈士头颅的人就是般若寺第一任主持倓(tan)虚法师。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倓虚法师(1875~1963)中年出家,长春般若寺是倓虚法师多方化缘筹集资金创建的。

陈翰章头颅:以前斩首之后的人头都哪里去了?

1923年开始兴建,当天王殿、大雄宝殿堂等相继建成时,佛像也塑造完毕,正准备举行开光典礼时,1931年,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日本占领长春后,为了修路,拆除了刚刚建好的般若寺,搬迁到现址重建。到1936年,般若寺完工开光典礼。倓虚法师是般若寺的第一任任主持。

话分两头。我们都知道赵尚志(1908~1942),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三省沦陷后,赵尚志建立了“抗联”,他任总司令,之后和日本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时期,日军曾悬赏赵尚志“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日伪军多次派遣特工混入抗日联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以失败告终。

1941年12月,敌伪特务发现赵尚志突然出现在鹤立、汤原地区,于是调集大批部队围剿。同时让熟悉抗联部队情况的刘德山、张青玉等特务,化装成收山货的老客,伺机消灭赵尚志。

外部大军压境,内部危机重重,恰好跟随在赵尚志身边的侍卫姜立新认识乔装打扮的特务刘德山,二人是同乡,侍卫小姜把老乡介绍认识了赵尚志。刘德山便骗取了赵尚志的信任。

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在特务刘德山的诱骗下前去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当五人小分队到达距分驻所两公里处时,刘德山从后面向赵尚志开了黑枪,随着一声枪响,赵躺倒了血泊中。

就在刘德山又向另一名战士王永孝开枪的同时,赵尚志忍着剧痛挣扎着抽出枪,"砰!砰!"两枪,当场击毙了刘德山。

在远处的特务张青玉听见枪声,拔腿就跑,向敌人报信去了。侍卫小姜闻声跑来,看到司令已身负重任。先后把赵、王而人背到了附近小屋安置好。

赵尚志头脑很冷静,命令小姜立即携带文件迅速离开,姜立新含泪要求背赵尚志一起走,赵尚志再次大声命令姜立新马上走!姜立新只好带着文件包转身消失在夜色的密林中。

赵尚志和战士王永孝弹尽,后被蜂蛹而来的敌人捉住了。敌人对二人进行了长达八个小时的审问,试图在赵牺牲前掏出机密。敌人算盘打错了,敌人没有得到任何线索。

1942年2月12日上午9点左右,经过敌人八个多小时的折磨,年仅34岁的抗联领导人赵尚志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凶残的敌人把他的头砍了下来。敌人将赵尚志的躯体扔进松花江冰窟,随后又将他的头颅由黑龙江空运至长春,和牺牲的另一抗日英雄杨靖宇的首级一起陈列。

由于天长日久头颅开始解冻,关东军总司令土肥原贤二决定将赵尚志的头颅焚烧灭迹。

就在准备焚烧时,长春市般若寺的住持倓虚法师得知消息,出面请求将赵尚志的头颅掩埋在般若寺内。也许土肥原想减轻自己的罪孽,在倓虚法师的劝导下,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倓虚法师便将赵尚志的头颅埋在了般若寺内。

其实知道这事是在赵尚志牺牲62年后,经过一番寻找才在般若寺地下找到的,经过科学检测和有关研究,确认是英雄的头颅,后来赵尚志的塑像就是依照头颅复原的,倓虚法师为保护烈士遗骸做出了贡献。英雄可以含笑九泉了。

撰文/秉烛读春秋